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 第614章 渤海烽煙

第614章 渤海烽煙(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原神:來早璃月2000年原神:提瓦特升維計劃霍格沃茲:這個華夏學生不對勁從四合院開始在諸天冒險死神:從大鬼道長開始一人之下里的幕後黑手紅樓賈蘭:今晚省親,要不要逃?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精靈:從蚊香蝌蚪開始精靈:庫洛魔法使的牧場養成計劃從頭爽到尾巴骨少年歌行,執佳人手,共白頭寒門潛龍雙穿門:人在詭異世界當壓寨夫君寒門霸圖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地主想躺平,系統請我在末世開荒盛唐華章火影:鳴人掌控全域性興漢室

永曆二十一年冬天至次年春天,留守的李定國、文安之、張煌言及監國朱慈煊都非常忙。

清軍大量實權派將領派遣使者前往明軍領地,企圖透過談判爭取更有利的投降條件。

對於這個狀況,朱由榔早有準備,並賦予以上幾個持節將帥根據形勢,作出初步承諾的權力。

總的來說,凡是先談判再投降的,待遇都要降半級。至於吳三桂、李國英、張勇等臭名昭著的劊子手,最高“禮遇”就是流放南洋。

所以,逗留在湖廣的吳、李兩部派出無數使者前往江陵,得到的回覆都是相同的——成建制放下武器投降,主帥、主要將領和他們的家丁流放南洋。

長江上下游相繼倒戈後,明清之間已經發生根本性逆轉。北方早已殘破不堪,一直沒有恢復元氣,清廷沒有沿江數個錢糧大省支援,坐吃山空,敗亡是遲早的問題。

因此,李定國每次回覆都十分硬氣,把談判使者當初孫子來訓斥。

還好文安之總在事後唱白臉,要不然,那些使者一個個非得自殺不可——天下之大,不姓愛新覺羅就姓朱,沒有第三條路。

妄圖割據一省一地是沒有前途的,即使吳三桂、李國英等人想這麼幹,手下也會拿他們的人頭作為晉升之資。

在這種形勢下,李國英和張勇一邊帶著甘陝綠營撤回鄧州,一邊派使者帶著重金找到周培公討教。

周培公曾與大明天子數次交鋒,非但沒有吃任何虧,屁股還像綁了火箭般一飛沖天,可見其卓越的談判才能。

張勇當年深度參與川鹽事件,對他印象深刻,此時找他幫忙正是時機。

周培公第一次看到二十萬兩銀票時,曾想過一口回絕。不過深思熟慮之後,又答應從中斡旋。

那日,周培公帶著十萬兩銀票求見李定國,開口便大呼:“晉王殿下,學生有罪,有罪啊……”

……

南中國的崩塌速度是如此之快,遠超康熙皇帝、太皇太后和鰲拜等輔政大臣的估計。

一番討論之後,他們一致認為主要罪人第一是多尼、第二是康親王傑書。

多尼以親王身份戰死沙場,無疑讓八旗禁旅無敵的神話徹底破滅;傑書則是搞了什麼休閒場所,還派使者去揚州抓妓女,把大清的臉都丟盡了。

如今愛新覺羅家能指望的,只有一千萬兩銀子重金購回的渤海、黃海艦隊。

以雷霆萬鈞之力,一舉殲滅明廷所有戰艦和補給船隻,讓偽帝十萬大軍困死在京畿,是翻盤的唯一希望。

退一步來說,重創明軍補給線,迫使北伐軍退守秦皇島,亦可以爭取一個談判契機。

屆時,以全殲北伐軍為要挾,或許可以爭取到一個“劃江而治”的條件。

帶著這樣的奢望,清廷一邊讓鰲拜、趙布泰重整通州一線防務,一邊派老臣索尼、耿繼茂等人前往登州,準備來一場渤海大決戰。

明軍艦隊主力所在地旅順軍港的入口僅一里地,極其狹小,又被岸防炮重重拱衛,根本沒法強攻。

所以,耿繼茂和施琅研究過後,提出在天氣轉暖之際,集中所有力量突襲秦皇島。

秦皇島市明軍補給轉運的樞紐,打得下來固然可以扭轉乾坤,打不下來,也能迫使明軍主力在該海域決戰。

施琅道:“不管賊人的補給商船怎麼走,總歸要在秦皇島裝卸轉運。我們就在那裡待著不走,鄭匪必然要來決戰。”

西班牙僱傭軍經歷一整個冬天休整,重新煥發新生。

主帥佩德羅·德·奧昆多對南中國的形勢並不知情,只是覺得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也贊成來一場大決戰。

不過他提出一個要求,戰勝明國艦隊之後,清廷必須立即將剩餘尾款

目錄
最強特種兵之龍刺諸天從村長開始我綁架了時間線人在極狐當gm,打造騎士世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