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庸處世之道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苟在新手村半年,出來震撼三國被神選中打天下狂屠鐵手:血肉神鍛開局七根羽毛,這也算天賦?模板奧尼爾,美女都是我的充電寶王者:是個英雄就超標,別太離譜世界盃:我把C羅喂吐了無止的界限開局暴力林丹體驗卡,我無敵了源啟:終盡足壇怪咖網遊之神偷盜賊鬥羅:當千仞雪不戀愛腦後全民:領主大人別衝動網遊:開局覺醒本源天賦活下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全息遊戲:在遊戲裡當小地主全職高手之最強散人網遊:開局覺醒無限技能點十級戰力才破億,請問我還有救嗎

今天我們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該權衡,貌似小事,實際上牽涉到利益互動的大問題。比如說為老人孕婦讓座,不要隨地吐痰,遵守交通規則等等,的確都是“為長者折枝”舉手之勞,而不是要你“挾太山以超北海”,可我們就是生性懶惰,又缺乏“中庸精神”,所以連讓座這件事也要宣傳號召。許多人就是要隨地吐痰,要違反交通規則,這些都是沒有想清楚“不為”與“不能”的道理。說到這裡,是不是值得我們在生活小事上多加反省,多一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呢?

孟子在講清楚了“不為”與“不能”的問題後,他又一次施展口才,對齊宣王來了一番政治行為心理學的開導,這就是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論,“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後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個家族和國家。

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雖然是希望齊宣王好好考慮,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我們為人處世也處處要長短權衡輕重度量。儒學非常重視人的自我反省功夫,在儒家看來,只有經常衡量,才能認識自己,改善自己。不過,我們在這裡突然想到的卻是,認識自己固然需要自省,認識他人不是更需要權衡度量嗎?

為人說話不可太直露

澹泊之士,必為濃豔者所疑;檢飾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故不可稍變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鋒芒!

——《菜根譚》

一個有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會遭受到那些熱衷於名利的人所懷疑;一個言行謹慎而處處檢點的真君子,往往會遭受那些邪惡放縱的小人的忌恨。所以一個有才德的君子,如果處在這種既被猜疑而又遭受忌恨的惡劣環境中,固然不可以改變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也絕對不可鋒芒太露地刻意表現出自己的才華和節操。

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還講過:“訥於言”、“慎於言”,但這種裝啞的方法現在看來畢竟偏於消極,不符合交際的需要。當然不可失言。在與人交往中有時無話可說的時候想話說,比如你拜訪別人,十幾分鍾,大眼瞪小眼不行,所以要能想出話題;想話說,也不是開口胡說,畢竟這些話是要經你審慎考慮的,不能說不得體的話。

《戰國策》上記范雎見秦昭王,一次、兩次,秦昭王向他請教,他都不說話,因為他發現秦昭王與他談話時心不在焉,而他要講的又是一套使秦國富強稱霸的大道理,別人不重視,講出來無益。直到第三次,秦昭王單獨會見他,專心致志,虛心向他求教,他的一席話,就打動了秦昭王,封他當了宰相。像范雎這樣,才真正是既不失人、又不失言的智者。

義大利知名女記者奧里亞娜·法拉奇,迂迴曲折的提問方式,是她取勝的法寶之一。

南越總理阮文紹,曾被外界評論“是南越最腐敗的人”。法拉奇在採訪阮文紹時想了解他對此評論的意見,但是,如果直接提問,阮文紹肯定會說沒有這回事。法拉奇將這個問題分解為兩個有內在聯絡的小問題,曲折地達到了採訪目的。她先問:“您出身十分貧窮,對嗎?”阮文紹聽後,動情地描述小時候他家庭的艱難處境。得到關於上面問題的肯定回答後,法拉奇接著問:“今天,您富裕至極,在瑞士、倫敦、巴黎和澳大利亞有銀行存款和住房,對嗎?”阮文紹雖然否認了,但為了對輿論有個交待,他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出他的“少許家產”。阮文紹到底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富裕、腐敗,還是如他所言並不奢華,已很清晰,讀者自然也會從他所羅列的財產“清單”中得出自己的判斷。

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總統,西方評論界認為他專橫、殘暴。法拉奇在

目錄
神語 奴嬌婉妍花開拐到一個神(Skip Beat同人)Star X Star[Skip Beat]仙傲九霄傾絕天下之妃常絕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