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綠娥的麻煩(第1/3 頁)
之後幾天,朱祁鈺都在忙物流配貨的事。
現在,合股的股東們都有了,大家也簽訂了一份簡單的契約,便分頭忙開。
這年頭,沒有銀行的信用系統,大家都靠口碑活著,商人們還是非常看重信譽二字的。
大家分配好活。
陳韶負責聯絡本地商賈,諮詢進貨的價格和數量。
譚裕負責安排人去外地打聽當地貨品價格,尋找賣家。
其他人,有的安排家裡的護衛,準備押運貨品;有的則打通戶部倉科主事,安排船執行程。
至於入股的銀子,意外的沒有出現任何麻煩。
畢竟這群傢伙平時沒個正形,不是喝酒賭博,就是出城打獵,突然要幹正經事,哪怕是行商,家裡的家主也是很高興的,給予的支援更是乾淨利落。甚至,有些家主還給郕王府送來了謝禮,感謝郕王殿下讓家中逆子改邪歸正,至少不給他們惹麻煩了。
就這樣,不到三天,大家的銀子就紛紛到位,甚至朱祁鈺的銀子自己都沒掏,各家送的謝禮就夠了。
買賣的地點,則是選在了通州,一個三進的大院子,前面用來待客,洽談生意,後面則是簡單改造成了倉庫,準備暫時存放貨品。
京師只弄了個小小的店面,作為一個聯絡處使用。
至於牌匾上的名字,朱祁鈺決定惡搞一下,名字就叫京東配貨。
至於幾百年後東哥要創業的話,就只好麻煩他再想一個名字了。
就這樣,京東配貨算是開起來了。
轉眼到了十三年臘月。
這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京城又沒有下雪,冬日的和煦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
朱祁鈺正在街上閒逛。
自從穿越過來之後,他就喜歡在京城到處走。
雖然說這個年代的京城也沒啥意思,既沒有流光溢彩的高樓大廈,也沒有繁華至極的購物中心,不過朱祁鈺也不是為了這些。
他一方面是為了體驗明朝的人文,感覺大明朝的市井文化,另一方面也算是鍛鍊身體。
他現在已經回憶起來,未來的自己就是因為生病無法理政,才給了哥哥英宗皇帝機會,把自己從一個皇帝,變成了階下囚,沒過一年就死了,還死得不明不白的。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老前輩們的話肯定沒錯。
不知不覺,朱祁鈺便走到了大興隆寺門前。
這大興隆寺在紫禁城西,原本是姚廣孝姚和尚修行的地方,原名慶壽寺。
年初的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王公公崇佛,數言慶壽寺之弊端,奏請英宗重修慶壽寺。
英宗皇帝很喜歡王振,對於這點小要求無不應允,特意撥付徭役和內庫錢財,歷時八個月重新修葺。
修成後,“畫屋煙花繞,青松雨露濃”,景色在當時的京城算是一絕。英宗皇帝還特意去轉了一圈,並且賜名大興隆寺。
此時大興隆寺剛剛修好,松樹繁茂,樹蔭密佈,有流水橫貫東西,景色十分美麗。
再加上幾月前皇帝親臨,甚至親自講傳佛法,不少公卿都來聽,帶動了無比火爆的人氣。
為了接待絡繹不絕來拜佛的龐大人群,寺廟門前出現了一溜的茶攤小吃攤,坐滿了小戶人家前來拜佛的男女老幼和大明公卿的隨身僕役。
當然,大明的文武公卿們是不需要去這種下里巴人的地方,他們奉上的香油錢自然可以讓他們得到一個非常好的靜室和一頓豐盛可口的素齋。
朱祁鈺只是對大明的風土文化有興趣,對佛家的寺廟則是沒什麼感覺,便在一個茶攤停步,帶著王誠一起喝杯茶,看看市井氣息,享受一下悠閒時光。
正聊著,卻見之前收入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