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外名家經典隨筆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遊戲:末世大佬玩嗨了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變身女天師,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開局魔王配置,你卻讓我當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遊戲變錦鯉網遊:我的揹包能進化聯盟之表白女神就變強海賊之最強皇副Mr3

肯天天按著鐘點到那公眾閱覽室裡去看。同時,個人的經濟能力又有限,禁不住要妄想買到一部永久有用的書。前幾年我曾把個人的書分放在三面書架上,一面是要讀的各種書,一面是備查的參考書,再一面是既不讀又不查的書。我當時並且立下一條原則:參考書以後不買了,不讀不查的書決不買,要讀的書,非讀不可的,先到圖書館去借,沒有,再決定買不買。今天,三年後,三面書架上的書已不分彼此了,同時放不下的書又另佔了一整面牆的架子。關於買書,我如今只有感慨,沒有原則了。

(原載1936年11月26日北平《世界日報》副刊)

………【第十六章 菱角】………

周作人

每日上午門外有人叫賣“菱角”,小孩們都吵著要買,因此常買十來包給他們分吃,每人也只分得十幾個罷了。這是一種小的四角菱,比刺菱稍大,色青而非純黑,形狀也沒有那樣奇古,味道則與兩角菱相同。正在看烏程汪曰楨的《湖雅》(光緒庚辰即一八八〇年),便翻出卷二講菱的一條來,所記情形與浙東大抵相像,選錄兩則於後:

“《仙潭文獻》:‘水紅菱’最先出。青菱有二種,一日‘花蒂’,一日‘火刀’,風乾之皆可致遠,唯,‘火刀’耐久,造春猶可食。因塔村之“雞腿’,生唆殊佳;柏林汗之‘沙角’熟渝頗勝。鄉人以九月十月之交撤蕩,多則積之,腐其皮。如收貯銀杏之法,曰‘闔菱’。

“《湖錄》:菱與芰不同。《武陵記》:‘四角三角日英,兩角日菱。’今菱湖水中多種兩角,初冬採之,曝幹,可以致遠,名曰‘風菱’。唯郭西灣桑讀一帶皆種四角,最肥大,夏秋之交,煮熟鬻於市,曰‘熟老菱’。

“按,鮮菱充果,亦可充蔬。沉水烏菱俗呼‘漿菱’。鄉人多於溪湖近岸處水中種之,曰‘菱蕩’,四圍植竹,經繩於水面,間之為界,曰‘菱竹’。……”

越中也有兩角菱,但味不甚佳,多作為“醬大菱”,水果鋪去殼出售,名“黃菱肉”,清明掃墓時常用作供品,“迨春猶可食”,亦別有風味。實熟沉水抽芽者用竹製發蓖狀物曳水底攝取之,名“摻芽大菱”,初冬下鄉常能購得,市上不多見也。唯平常煮食總是四角者為佳,有一種名“駝背白”,色白而拱背,故名,生熟食均美,十年前每斤才十文,一角錢可得一大筐。近年來物價大漲,不知需價若干了。城外河中彌望菱蕩,唯中間留一條水路,供船隻往來,秋深水長風起,菱科漂浮蕩外,則為“散蕩”,行舟可以任意採取殘留菱角,或並摘菱科之嫩者,攜歸作範食。明李日華在《味水軒日記》卷二(萬曆三十八年即一六一〇年)記途中竊菱事,頗有趣味,妙錄予左:

“九月九日,由謝村取餘杭道,曲溪淺湛,被水皆菱角,有深淺紅及慘碧三色,舟行掏手可取而不設碳塹,僻地俗淳此亦可見。餘坐篷底閱所攜《康樂集》,遇一秀句則引一酹,酒渴思解,奴子康素工掠食,偶命之,甚資咀嚼,平生恥為下義,此其愧心者也。”

水紅菱只可生食,雖然也有人把他拿去作蔬。秋日擇嫩菱潤熟,去澀衣,加酒醬油及花椒,名“醉大菱”,為極好的下酒物(俗名過酒坯),陰曆八月三日灶君生日,各家供素菜,例有此品,幾成為不文之律。水紅菱形甚纖豔,故俗以喻女子的小腳,雖然我們現在看去,或者覺得有點唐突菱角,但是聞水紅菱之名而“頗涉遐想”者恐在此刻也仍不乏其人罷?

寫《菱角》既了,問疑古君討回範寅的《越諺》來一查,見卷中“大菱”一條說得頗詳細,補抄在這裡,可以糾正我的好些錯誤。甚矣我的關於故鄉的知識之不很可靠也!

“老菱裝篡,日澆,去皮,冬食,曰‘醬大菱’。老菱脫蒂沉湖底,明春抽芽,攙起,曰‘攙芽大菱’,其殼烏,又名“烏

目錄
武法聖道戰國亂萌寶攻略遮天:我成了狠人一脈的傳人夫君狠無恥:娘子請寬衣末世男的異世囤糧生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