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毛澤東品國學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

這裡面,有詞語的解釋,有典故的介紹,有成語的運用,又蘊含著封建社會為人處世的道理。採用對仗的聯語形式,不僅有助於記憶,也有助於學習吟詩作賦。

上面引述的一些成語典故,如中流砥柱、前車之鑑、坐井觀天、兼聽則明、口蜜腹劍、物極必反等等,在毛澤東的文章講話和詩詞中都可以找到。

延安大生產運動時,毛澤東提出“耕三餘一”的口號,這在《幼學》中為“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庶幾遇荒有備”。“泥丸可以封函關”中的“泥丸”出現在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中……“烏蒙磅礴走泥丸”。而“吳剛伐月中之桂”的神話典故,則出現在毛澤東的詞作《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對《增廣賢文》毛澤東也是熟悉的。“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後人”、“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等等,這些話或見於毛澤東的文章著述,或常出現於他的口頭談話中。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毛澤東與四書五經(3)

總之,毛澤東對“六年孔夫子”的私塾生活中讀枯燥難懂的儒家經典是非常反感的,但也正是這六年,使他學會了閱讀、寫文章,給他奠定了深厚的國學功底。

毛澤東對《論語》爛熟於胸

今日中國,隨著于丹教授《于丹〈論語〉心得》在大江南北的一紙風行,街頭巷尾,男女老幼,大有“開口便談《論語》”的勢頭。

儒家經典是國學的核心。儒家經典,按通常的說法,就是四書五經。而《論語》是四書之核心。所以,薄薄的三萬來字的《論語》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中國舊時代,在長達兩千年的時期裡,《論語》被指定為士子科舉考試的“必考教材”,所以舊時代讀書人從很小時就開始攻讀背誦《論語》。

毛澤東出生時,正是清朝末年,那時科舉還沒有廢除。他從8歲時開始,每天讀的就是以《論語》為主的儒家經典。和今天的孩子比較而言,可以說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是“很早”就接觸了“國學經典”,自然他的國學基礎是非常深厚的了。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彙編作品。因為這部核心的國學經典中,記錄有孔子逝世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的言行,所以其編撰者不可能是孔夫子。

那麼,《論語》的編撰者到底是誰呢?歷來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泛指孔子門人為編纂者。《漢書·藝文志》中說:“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這是最早論及《論語》之編撰者的記載。

第二種說法認為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東漢鄭玄說:“《論語》乃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定。”

第三種說法認為是子夏等人所撰。《論語崇爵讖》:“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事)素王。”

第四種說法認為是曾子之弟子所撰。持此議者為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他在《論語辯》中說:“孔子弟子,曾參最少,少孔子四十六歲。曾子老而死,是書記曾子之死,則去孔子也遠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無存者矣。吾意曾子弟子之為之也。”

第五種說法認為是曾子、有子的弟子所撰。北宋理學家程頤說:“《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閔子弟子所撰。宋永享以《論語》對閔子稱字不稱名,認為《論語》出於閔氏弟子。

以上幾種說法中,第四、五說常為近世學者所採納。如當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

目錄
阿杏(作者:shisanchun)愛神的黑白羽翼2純白皇冠2013春之文祭(1…32篇)黑白道2:暗算東漢霸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