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迷徒 > 第29部分

第29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夏時陸南沉網遊:我的寵物能進化成美少女帶著塔羅牌穿越到孤島求生聯盟:我,重新定義輔助!網遊:剛開局就超神了CSGO之走向巔峰

官不堪重負而停止機能而導致身體的全線崩盤(短板效應),這一時間點就是死亡臨界點。一般來講,老死會發生在晚上,人在睡夢中,但因為機能的衰敗,在晚上三四點鐘這個時候,因為氧氣含量最低,那麼這一時段必然需要更加強力的身體機能才能得到足量的氧氣,但老化的身體已經不足以供給足夠的呼吸能量了,於是逐漸的缺氧,意識在夢中模糊,呼吸逐漸的停頓,慢慢的,慢慢的,死去。前面我有講過,大腦是分兩部分執行的,一部分為冰山之上的“主觀意識”負責思維,思考,感官,情緒等功能,一部分為冰山之下的‘執行機制’負責身體各系統的調節,管理等,這一部分雖然不為“主觀意識”所感知,但它為“主觀意識”提供了執行基礎(甚至有可能“主觀意識”只是這部分的功能)。當身體不足以提供氧氣的時候,這種自動執行機制也會逐漸停止,但由於睡眠狀態中‘自主意識’是處於休眠狀態,所以這個時候是不可能有情緒波動的,這個死亡的過程是無痛,無感覺,無情緒的。也就是說自然死亡避免了人對死亡的種種負面情緒,所以,一開始我就說,自然死亡是最美麗的死亡——一點感覺都沒有。我還有一個猜測,就是自然死亡時,人在潛意識可能知道自己正在死亡!因為人在沒死之前“主觀意識”不會處於絕對的休眠狀態。也就是說有的死亡案例中可能會能出現“人在自然死亡過程中‘夢見自己死亡’的情況”。可惜,不能證明。

雖然我只舉了四個例子,而且全是我想象中的死亡的情形,我想這個應該跟實際死亡的情況相差不遠。從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一個共同點,在死亡那一霎,根本就不可怕。但為什麼一個不可怕的事情卻有如此多的人害怕呢?如果我沒有猜錯,將有九成以上的人對死亡有一種先天的莫名的恐懼。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答案很簡單,從人的純物質的角度來講,死亡是最大的失去。自私是人的天性,擁有就變成了人的本能,感受到了生的愉悅與血肉,而死亡本身將你擁有的東西瞬間全部給掠奪,包括生命的權利。誰人不怕?只有兩種人不怕死,一就是一無所有的人,因為這種人不怕失去(罪犯)。二就是超感性的人,因為他會認為失去的程度有比死亡更強烈的東西存在(殉情,殉國),更厲害還有因為一次考試呀,一次辱罵,一次失戀而跳樓的――已經感性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了。說到底,我們害怕死亡是因為我們手上擁有資源。實際上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害怕這個東東的。這裡我再簡單的將死亡分成三部分來論述一下:

死前:臨界點以前即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是思想最豐富的時候,也是最恐懼的時候,生命的多彩,豐富的思維,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讓人無比地留戀生命。遲早有一死的想法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句話我說了幾次了)。我們害怕死亡是因為害怕失去,失去資源。一般這種情況會出現在老年以前。因為我們的身體資源還相當豐富,活著的感覺是相當強烈,不捨這是當然的。步入老年後,資源與慾望的佔有量直線下降,這時候心態就會很平和,也能找到很多不怕死的理由,更多的是破罐子破摔的那種感覺(我猜的…_…!)。當然,要是能像我爺爺那樣認為生老病死完全是自然規律不值一提的,境界就更高了。生命的過程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不斷接近死亡的過程,所以很多人才鬱悶。既要死,何以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在剎那的生命中去尋求那縹緲的意義的原因。

死中:死亡有很多種,車禍,墜崖,槍斃,病死,老死,餓死,服毒,自殺……不一而足,當然公認的一點就是,死亡的過程越短,痛苦就越小,過程越長,就越痛苦。我還是堅持認為,痛苦最主要是源於精神與心理上面。前文講過,死亡要經過意識模糊的過程,也就是說,面臨真正死亡的那一刻,並不痛苦,但是那意識模糊前的那段時間,將面臨心理壓力

目錄
掩蓋真相水北天南鄉里紀事平淡的重生生活神主程序幻城(全新修訂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