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共和國文學檔案:六十年與六十部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

的權利都‘上繳’了進而一切聽從別人的安排?”(《劉心武論》,《文藝理論研究》1987年第4期)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977《班主任》(4)

謝惠敏作為一個“典型形象”的誕生,頗具耐人尋味的戲劇性。劉心武寫《班主任》,本意主要是為塑造歌頌張老師這個“抓綱治國”的英雄人物,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揭露“四人幫”給祖國下一代造成的“內傷”,由此寫出了宋寶琦和謝惠敏兩種不同型別的受害者。據劉心武自己介紹:宋寶琦這個人物形象在讀者中產生共鳴,是他預先估計到的,而謝惠敏在讀者中產生更大的共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對有人主動寫信來承認自己在一定程度就是謝惠敏,這一點我事先估計不足。而事實上來信承認自己是謝惠敏的讀者,竟比承認自己是宋寶琦的多幾倍!”(《生活對創造者說:走這條路》,《文學評論》1978年第5期)這說明劉心武對謝惠敏這個人物形象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尚未認清其價值的情況下匆匆寫進作品。

據劉心武自述:在1976年底召開的一次揭批“四人邦”的座談會上,他發言談到:“四人幫”的文化專制主義、愚民政策在中學生中造成兩種精神畸形兒,一種是小流氓,問題暴露在外,比較容易引起人們注意,另一種當著小幹部,被認為是標準的好學生,不大容易發現,發現了不大容易受重視,後者如果不轉變,惡性發展下去,比前者更具破壞性。這些內容構成《班主任》的基本素材,小說中的宋寶琦和謝惠敏的人物形象,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寫到謝惠敏的時候,作者頗為躊躇:“生活中有相當數量的宋寶琦,這一點廣大讀者是深有體會的,把這樣的形象寫入作品,雖然擔著一定的風險,多數讀者恐怕還是能夠接受的;而生活中還有不少的謝惠敏,這一點究竟有多少讀者能夠承認呢?把謝惠敏這樣出生在勞動人民家庭的團幹部,寫成被‘四人幫’造成‘內傷’的狀態,會不會被扣上‘汙衊’‘醜化’的大帽子呢?會不會被認為是搞‘暴露文學’?”為此,劉心武兩次翻閱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反覆驗證,確認自己所暴露的是“四人幫”在人民中遺留下的惡劣影響,才放心地寫下去。(《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光明日報》1978年10月3日)

將謝惠敏這樣的精神畸形兒僅僅視為“四人幫”毒害的產物,是一種淺層次的看法,反映出劉心武認知的侷限。儘管如此,謝惠敏作為一個文學形象隱含著深刻的內涵,惟其如此,在閱讀過程中其意義被源源不斷地闡發出來。劉再復說過一句令人悚然的話:“我開始意識到自己身上積澱著一種謝惠敏式的惰性的血液。”從這個意義上說,謝惠敏這個形象並不是劉心武一個人創造的,我們甚至可以說:“這個典型是千萬個受到震動的讀者選擇出來,並由當時的評論家們協同創造出來的。”(曾鎮南《劉心武論》,《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3期)

劉心武的文學創作不以思想深刻見長,其過人之處,在靈敏和聰明。劉心武寫過一篇妙文,將這種聰明和盤托出,其中這樣寫道:“我寫《班主任》,構思了好久,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繞了好久。最初,我腦中形成了宋寶琦的形象。然而那時人們已普遍認識到‘四人幫’造成了宋寶琦這一類的畸形兒,倘若急於提筆來寫,那麼難免與別人的作品立意相似。所以我就不甘心,腦子裡繼續繞,也就是往深處思考,這樣就逐漸凸現了謝惠敏的形象。捕捉到了這個形象以後,我才動筆寫那篇小說。結果讀者讀那篇小說時,本以為出現了團支部書記形象,是一個以前已經見識過的幫助小流氓的下面形象,沒想到小說寫到後面,卻繞過了他所熟識的形象和猜想,展現出他未曾想象到的意境:謝惠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令人焦慮的畸形兒!”(《繞》,《花溪》1

目錄
燃木星際江湖重生"毒"蘑菇_(1異世長生毒謀天下:皇叔的狠戾狂妃穿越異界,開局買下小山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