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上流社會知識競賽 > 第21部分

第21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職業殺鬼子賺錢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求生遊戲:末世大佬玩嗨了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

梢勻ス芾淼姆絞健!筆欏“�⊥��xt小說上傳分享

數字人生(4)

“管理”一詞,能讓許多人眼前一亮,心頭一熱,卻也能使另一些人如鄙人者胯下一涼,眼前一片漆黑。但是,不同的結局卻建立在這樣一個共識之上: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是一條河流,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也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段的時間。然而,數學令我們相信,透過精準的計算,透過有效的管理,我們可以控制時間的“流向”,從而部分地實現“腳踏兩隻船”之不可告人的心願。

咖啡、啤酒雖然也是液體,人也不能兩次喝進同一口咖啡、同一口啤酒,不過與這類東西相比,時間之所以會成為最容易“被管理”的一種液體,因為它全然地基於數字,基於數學( 事實上,在達利的幻想中,鐘錶也是液態的 )。管理時間,就是管理生命。

在進行管理之間,有必要對一個人的生命做出基本的統計。據不知名人士統計,一個活到72歲的美國人一生的時間分配如下:

睡覺─21年

工作─14年

個人衛生─7年

吃飯─6年

旅遊─6年

排隊─5年

學習─4年

開會─3年

打電話─2年

找東西─1年

其他─3年

統計年份不明,只好假定是發生在90年代。若以此而論,此統計結果在技術上是相當粗略的,在人性上更是十分粗暴的( 甚至連性別也不清楚 )。比方說,一個美國人在90年代花在“打電話”一項上的時間肯定要比80年代多得多,因為手機的普及;又如,一個美國人在2000年代用於“找東西”的時間,又肯定要比80年代和90年代都多——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樣本里的這個美國人是個男性,碰巧又是個士兵,那麼在他“找東西─1年”的統計結果中一定會多出“幫助政府前往伊拉克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大段時間。

事實上,美國人的時間統計資料並不一定適用於中國,因為上述統計中根本沒有列出“看電視”一項( 當然,這個錯誤相當於在美國人的時間統計中竟然也沒有列出“開車”一項 )。具體到中國各省,例如,在成都,就有必要專門列出“用於打麻將的時間”;在廣州,就得列出“用於吃飯的時間”;在北京,“用於堵車的時間”和上海人花在向外地人主動發出“我們上海有沒有變化”以及“變化大不大啊”之詢問上的的時間,恐怕也有單列的必要。

同樣道理,欲在時間上統計並管理一個西班牙人的一生,必然得考慮到他的“午睡時間”,對於一個日本人來說,也不能忽視他一生中用於鞠躬的時間,等等。真是管天管地,還管拉屎放屁。

假設我們已經充分考慮到各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差異並且為每個人都做好了一份以人為本的統計,現在,管理工作馬上就可以開始了。咳咳,所謂時間管理,即是我們既然無法使時間停留、倒流,既不能開源,也不可節流,就只好採取大禹治水的策略:疏導——讓時光流向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地方。

老幼皆知的一個事例,就是魯迅先生關於“天才”的說法。原文是:“我哪裡是什麼天才?我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工作而已。”

在“時間管理”的語境中,這就是讓“用來喝咖啡的時光”成功地流向了“工作”這樣“有意義”並且“有價值”的地方( 最終使管理者成為天才 )。這裡再次用到了換算。換算成立的一個必要前提條件是:魯迅先生不喝咖啡或者不怎麼愛喝咖啡。若魯迅先生也像別人一樣愛喝咖啡,但是他用割捨或疏導的方法成功管理了這些咖啡時間,“時間管理”方能成立。書包 

目錄
遇見你就好絕世殺手妻:魔後當道(騰訊VIP)我欺騙了整個世界(劍三同人)曙光么妹雷霆特工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