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老子的大智慧 > 第30部分

第3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職業殺鬼子賺錢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求生遊戲:末世大佬玩嗨了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

代聖賢哲人,最困難的是將“心法”之現量(絕對真理)讓人“現量”!古語有:“修道容易悟道難,悟道容易證道難,證道容易成道難,成道容易弘法難。”難的就是將此現量(尤其是聖智現量)能“現”在他人之心。若此易到,就不需要“三藏十二部”了,也不需老子講《道德經》了,更不需要對此問題囉囉嗦嗦了。

現量有業相的現量,有聖智現量。從事轉識成智操作的人都知道,外境乃識夢所現,但往往又忽視了自心(妄心)和自身更是識夢最直接的表達!我們交龍文化稱為“三道境”(妄心、幻身、妄境)。“三道境”都是大圓鏡智(玄覽)上的影像。要入現量境的人,欲以“無慾認識”觀其妙者,首先要將妄心境、幻身境“看作”妙明淨體的大圓鏡上之影像(實際上,不是“看作”,本來就是,只是在你未入門前作一方便操作,待到自肯自了時,冷暖自知),這是極關鍵的一步。這一步進入了,所謂的外境自然不外,乃與妄心、幻身同處“一鏡”之中之影像耳!至此,更顯得大圓鏡上三道影境之真實。能入三道境皆是映象的境界,達到“展目皆是如來地”、“山河大地盡露法身”,作意存想的有為認識遠離,能自然而然地領略“三道境”現前,可謂現量境初現耳!前面我們談過四天王觀摩尼珠的公案,佛陀以摩尼珠為喻,讓四天王進入自心現量境,故收珠觀掌,讓其悟入“玄珠”、“玄覽”(妙明心鏡,“知常曰明”之鏡)之三道境,以“明明德”,但因四天王極性觀念堅固而錯失良機!

現代人是佛法道規衰微之末世眾生,禪機難悟,現量境界難入,“頓悟”難開,故以如幻聞燻、漸入為方便,以補先天根性之不足,亦能終現妙明之本體。“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將三道境作為業相的自心現量法,積極轉識成智(滌除玄覽),壞心識(滌除)壞到主客泯滅,極性消除,則垢盡塵除,古鏡重明時,便從業相的自心現量進入無業相的聖智現量(實相境界、觀其妙)。不管是業相的自心現量,還是實相的自心(聖智)現量,叫現量是針對比量而言的。在任一現量中,是現量就是一相,無二相的識心分別,這是現量與比量的根本區別。現量的真實性在於“直接”二字,如鏡照物,直接應對。這正是莊子講的“不將不迎”,也是老子說的“以閱眾甫”、“明白四達”而無所知之知。

一相現量,貴在“無所知”。老子要求“能無知乎”?“明白四達”,如鏡照境,鉅細無遺,卻無識心的分別,這就是“能無知”。“能無知”的“明白四達”,就是一相的現量!所以,現量的真實性就在於“直觀”二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體驗現量和比量的認識之差異。比如用筷子吃飯,小孩現量的認識看到大人怎麼吃就怎麼模仿,根本沒有思量拿筷子的力學結構,該用多大力才行,更不會建立拿筷子吃飯的數學方程,用來計算筷子執行的角度、力度及食物重量等之間的變數關係。一件用現量非常簡單的事,用比量就極其複雜,甚至就不能進行!如見一個杯子,現量法中,杯子的大小、色澤、容量等直現眼前;如果以比量法,用語言給人描述,那就費勁多了,對方還難以明白,出力不討好,不如讓他親眼看一下,以現量直接解決。

再看,隨一彩畫,要用比量說清楚就更困難了。比如,給人描述某一色彩,你說這色彩“比橙的淺一點,比黃的深一點”,這是比量無法表明的問題。但只要用現量,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有形有相的事物是這樣,何況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事物呢?更何況本就無形無象、無量無際的實相本體呢?!我們為什麼認識不了電子運動的真實狀態,多少計算的方程都無法吻合呢?就是我們將電子的執行不能現量化,用比量的“波函式”來描述微觀運動,那也是無法得出正確認識的,因為根本的錯誤是二相的前提。相對論的真實性,先是來自愛因斯坦坐光

目錄
遇見你就好絕世殺手妻:魔後當道(騰訊VIP)我欺騙了整個世界(劍三同人)曙光么妹雷霆特工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