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老子的大智慧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夏時陸南沉網遊:我的寵物能進化成美少女帶著塔羅牌穿越到孤島求生聯盟:我,重新定義輔助!網遊:剛開局就超神了CSGO之走向巔峰斷絕關係後,法爺殺怪永久加屬性海洋求生,開局忽悠女明星做女友NBA:我打球真的只是興趣開局領先一個天賦怎麼輸我一個山賊,搶點美女玩家怎麼了我在地下城討生活呂頌梨秦晟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呂頌梨秦晟

盲的人見到盲色,不色盲的人見到不盲色;我們看到七色的世界,而貓頭鷹看到的是單色的世界;我們知道太平洋有十八萬平方公里,而螞蟻在一池水中焉知其周圓。同理,“常無慾觀其妙”的聖人,知其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和本體根源是本無一物的真空一相(稱為實相)。“常無慾”的大智慧徹悉實相無相,是資訊態,雖實相無相卻循業現出無窮無盡的妄相。一相的實相(妙)能現出無量的妄相(徼),這就是真空妙有的本有機制。透徹此機制,就知“妙”和“徼”是實相與妄相的關係,知實相能現妄相,猶鏡中現像、水中現月一樣。鏡不異像,像不異鏡,鏡即是像,像即是鏡。“妙”和“徼”亦如是,妙不異徼,徼不異妙,妙即是徼,徼即是妙,所以聖人的“常無慾”的“觀其妙”,知其“妙”和“徼”同出而異名,知道“諸法(徼)空相(妙)”,“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徼),其性皆為妙覺明體(妙道; )”。

“常無慾”的大智慧者,知其實相無相(常道),但相相(徼)是實相。猶如水晶球,隨方現相不同,但卻不離一球體。透明淨亮的水晶球喻為“常無慾”的真空本體,球面能現一切映象喻為妙明,隨球的方位(方向)不同,所展現的映象不同,喻為隨“常有欲”的極性業識不同,所觀見的“徼”不同。另外,水晶球因其“妙明”的屬性,不可能不現像(相),無時無刻無不處在色相之中,於是全球是像(相),全像(相)是球,全妄(色相之徼)皆真(相相皆是球體),一真(妙道)全妄(一切妄相皆依一真而現)。證道的聖人知其此中的妙理,不受見聞覺知的迷惑,知其“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是隨不同“常有欲”而現的“幻妄稱相”,故“觀其妙”的聖者見所有相(像),知其是自心現量,是不同的極性妄心現出的不同世界。所以,老子、釋迦牟尼佛這樣的智者,絕不被物相(徼)所轉,而能常轉物,見相見實相,“六塵不惡,還同正覺”。佛陀知一切皆是妙明真心所現之物,故教導世人,“欲得淨土,常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老子明示世人,“侯王(心)若能守(守無為、無慾)之,萬物將自正(極性業識清除,循淨業現淨土)。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淨心),無名之樸,亦將不欲(應無所住,一切極性觀念不留)。不欲以靜(心淨),天下將自正(土淨)”。聖人們知道心是境,境是心,讓我們自淨其心而“常無慾”,則能觀見其所現佛國淨土之妙境,而不要“欲作”放任,處“常有欲”的“天下不正”(五濁穢土或三惡道)。這正是大智慧聖人的慈悲流露,也是“常無慾”所觀得的“妙”的真實內容。

“常有欲”的凡夫不明白見聞覺知所感受的一切現象是自心現量,妄分主客內外,於是見相著相,見“徼”為真; ,不知外境是循業之現量,內外、心物、主客本是道體所現之“映象”,鏡中的美醜像本為一體,實無差異,差異是“常有欲”的極性觀念分別所得的比量。同是一種事物,“觀其妙”者知物我同是夢幻泡影,猶如電影螢幕所現的色相動化,一幕所現,實無內外、主客之差異;而“觀其徼”者則分別長短、大小、來去、內外、主客之極性,見萬物之實有(徼),而不知當體皆空,猶如夢境所現。見有(徼)不能觀空(妙),常被事物的外像(相)所迷惑,被物所轉,六根外馳,追逐攀緣自心境(外境)。於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畋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外界極性分別的極性觀念的輸入,使“軟體”紊亂,極性業識積聚,“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所以,老子叫人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處“常無慾”,不要處“常有欲”;“觀其妙”,不要“觀其徼”,“執大象(常無慾的觀妙道,禪宗謂直指涅槃妙心),天下往,往而

目錄
(美娛同人)[美娛]神農俠侶雲端gl男神第一妻   作者:風雅負國紅樓如玉君子肆意神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