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論北大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世界入侵:從元素召喚開始無敵聯盟:選出艾希,Rita壞掉了漫威之黑光病毒網遊:強化999,1級就無敵!琪亞娜第三人格足球之開局躺個世界盃冠軍網遊:我用智商碾壓你隊友帶我嘎嘎亂鯊海島,全民垂釣,我獨獲史詩天賦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

這樣的對自我奴性的正視與清醒也許是更為重要的:這才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反叛。詩人因此而向世人,也向自己,發出這樣的警示:“別讓那‘組織性’掩蓋了/你的盲目,虛偽和不正,/別讓它隱藏了對權力的畏懼/和那些自私自利的目的。/即使在執行組織的決議時/也要保持你說話的權利。”

這裡,幾乎是一針見血地點破了五十年代中國的時代病症,新的國民劣根性與知識分子的痼疾;但正因為它過於尖銳,為當時的大多數人(包括知識分子)所不能接受,詩人因此而罹難,整個民族也為拒絕忠告而付出了代價。可以看出,《是時候了》與《我們的歌》的詩論戰,發展到這裡,已經是相當深入了。

燕園的三個學生刊物(8)

杜嘉真還寫了一首《致勇士》,對《是時候了》裡所發出的“鞭笞死陽光中的一切黑暗”的號召,作了更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個“黑暗裡/做一個勇士——容易;/光明裡/做一個勇士——難”的命題。詩人這樣寫道:“在光明裡的/黑暗/披上了各式各樣的/衣衫;/有的握著/黨的權杖/窒息著/人性;有的高舉著/人道主義的大旗/反黨/反人民。/勇士啊,/信心/要百倍堅定。/勇士啊,/眼睛/要格外分明。/既不能把/光明看成黑暗/也不能把/黑暗/當作光明。”

這又是一個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時的提醒: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看似光明,實為黑暗”與“看似黑暗,實為光明”的混雜現象,如何識別“真假(光明與黑暗)”,這正是時代向真正的“勇士”提出的一個新的課題。在詩的結尾,詩人對這些新時代的“勇士”的命運作了這樣的預言——

我相信

黑暗

會永遠存在,

像大地上

永遠

會有塵埃。

我相信

勇士

會在鬥爭中

倒下,

但勇士的精神

將像松柏般

常青。

我相信

勇士

會被歷史

湮沒,

但勇士會用

生命

鞭笞著社會

前進。杜嘉真的這幾首詩:《是時候了》、《組織性和良心——致林昭》、《致勇士》均收入《右派言論彙集》。

或許這正是對1957年燕園發生的這場由《是時候了》引發的用詩的形式展開的思想交鋒的最好總結。《是時候了》與《致勇士》這兩首政治抒情詩,也許因此而獲得了某種史的意義和價值。

(三) 《廣場》: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復興”和

“社會主義民主運動”

6月6日,校園裡的一張大字報,又引起了爆炸性的反響。大字報標題是:“救救孩子,《廣場》在難產中!”同時公佈了《廣場》第1期的要目、《發刊詞》及一篇題為《北大民主運動紀事》的文章,並徵求預訂與捐款。全校的目光頓時集中在這個自稱“難產”的刊物上,並立刻因對《廣場》及其所顯示的傾向的不同看法和態度,而引起激烈的論爭:贊成或同情,還是反對,幾乎成了每一個北大人都不能迴避的選擇;而且在兩天以後即開始的“反右運動”中,當時的不同表態,就幾乎決定了每一個人此後的命運。一個學生刊物竟然與上萬的北大人的命運發生如此密切的關係,這確實是一個罕見的文化現象,卻真實地反映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某些特質。

人們自然要問:《廣場》——這是怎樣的一個刊物?它是由誰創辦的?它的宗旨是什麼?它為什麼會“難產”,這又預示著怎樣的命運?

《廣場》的發起人是這樣為自己的刊物定位與定性的:“

目錄
禁忌的櫻桃有一種愛叫作放手只有寵愛魔妃逆天之本小姐愛色不好色荔枝堪摘直須摘無上執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