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畫妖師 > 三十八:覆水

三十八:覆水(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阿保進京當太監從煉天鼎開始長生我靠表情包殺成一字並肩王!武林風雲崛起之路劍指京城,世子他權勢滔天!劍之遙蓮花樓:十年生死不思量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青鋒傳皇天無極經伏妖誅邪錄武俠遺憾大彌補我在綜武召喚第四天災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

徐應秋一眼就看出蘇向這名後輩對那幅畫觀感不佳。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如今的畫道大體分三派,文畫,禪畫和院畫。院畫講究法度工巧,力求形似,禪畫和文畫則不同,禪畫重意境,以禪心觀物,講究“空而不虛,寂而不滅”,文畫與禪畫相似,畫者以文心觀物,同樣重意境而不求形似。

外行人不明白其中道理,乍一看,大都覺得院畫比文畫好,其實二者優劣難分,只是追求的方向大相徑庭。文畫除了注重意境,還是文人為抒發性靈,標榜氣節逸品所作,文畫的好壞不能單以畫來品評,還要看到畫外,要看作畫者的品格學問才情。

就拿蘇向蘇絳真來說,他為人清高,畫出來的朱竹才有氣節,若換一個佞臣來畫,就算畫得再好,也與“氣節”二字沾不上邊。

拿出那幅臘梅圖的文士叫趙思誠,是個寧折不彎的角色,這幅臘梅圖出自他的手,在氣節品格方面就過關了,在此基礎上,再觀畫上題詩,賞其才情意趣,就是鑑賞此畫的方法了。

蘇向最先品鑑趙思誠的畫,笑道:“這梅枝蒼勁非常,不像是用筆畫成的,想必思誠是折了梅枝,沾墨拓印的吧。”

“先生好眼力。”趙思誠道,“我不光用了拓墨法,枝上的梅花也是灑點畫成的。”

“別出心裁。”蘇向點頭稱讚。

這時有人稱讚道:“思誠的題畫詩也是絕佳……銜霜踏雪伴鱗苔,昨夜臨寒照月開。一萼最先知臘破,百花復始覺春來。有此詩相配,這幅臘梅圖的意境已臻上乘。”

有人說道:“真是越看越喜歡,不知思誠願不願意把這幅畫轉讓與我?”

有人故意道:“許兄出多少錢?”

姓許的文士笑道:“思誠志趣高潔,我怎敢用財帛侮辱他。”

徐應秋哈哈一笑,揶揄道:“莫不是想白嫖吧!”

趙思誠連忙收起臘梅圖,拱手道:“謝過諸君厚愛,不過這畫我沒打算轉手,許兄要實在喜歡,隨時來我家中做客,雖然那株臘梅花已落盡,但我把梅花都撿起洗淨了,用蜜漬過,是絕好的佐酒菜。”

蘇向笑道,“兩年前還嘗過思誠的蜜漬梅呢,思誠可不要厚此薄彼。”

鍾懷玉在一旁看著眾人品鑑畫作,倒是咂摸出了幾分味道,原來諸位名士更注重畫裡的文氣,工巧反而是次一等的了。想到這裡,不免有些心疼自己那二十兩銀子,二十兩銀子,到芙蓉苑打茶圍,能睡幾次漂亮姑娘了。

有趙思誠“拋磚引玉”,接下來其他人也紛紛拿出自作的或是收藏的畫作,這次雲泥社的聚會,諸人都是早有準備。徐應秋與沈青藤未參與雲泥社,也在一旁品鑑。

韓玄滌彈完了琴,醉眼朦朧地品頭論足了幾句,往欄杆邊上一躺,就發出雷鳴般的鼾聲。這位詩仙雖然才高八斗,但身份敏感,在場諸人除了寥寥幾位不在意宦途的,都不太願意與他深交。

眾人品鑑了幾幅畫,有人還拿出尚未題詩的畫請蘇向題了一闕詩,如此交流了一個時辰左右,有人忍不住問道:“絳真賣關子賣到現在,也該告訴我們了。”

“不急。”

蘇向笑了笑,把眾人帶到一旁。

水榭旁有個尺餘深的小池,池壁上塗了麻灰,僮僕剛把池裡換了清水。

有人問道:“絳真到底要做什麼?”

蘇向道:“諸君浸淫畫道已久,對諸般畫藝爛熟於心,不過諸般畫藝裡,有拓墨灑墨潑墨濃淡的法子……統而論之都是用筆用墨用水的技法,今日我有一藝,謂之水畫,請諸君一觀。”

眾人心下好奇,只見蘇向命僮僕拿來丹青墨硯,調和顏料後,便執筆在那水面上畫了起來。

顏料浸入水中,水面不一會兒就渾濁起來,有的顏料

目錄
萬仙莫敵之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