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畫妖師 > 四十:一闋

四十:一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我靠表情包殺成一字並肩王!武林風雲崛起之路劍指京城,世子他權勢滔天!劍之遙蓮花樓:十年生死不思量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青鋒傳皇天無極經伏妖誅邪錄武俠遺憾大彌補我在綜武召喚第四天災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我乃明教大宗主江天大業

徐應秋端詳著紙上白貓撲打燭火的圖畫。

這畫乍看只覺栩栩如生,畫裡的白貓、燭臺、燭火與舊門都似真物一般,但技藝爐火純青的畫匠就能做到這個地步,只能讓徐應秋一時稱奇,並不能留下太深印象。

這畫的奇特之處在於,畫技之精妙已至絕巔,偏偏又看不出絲毫匠氣,只不過,觀其所用的顏料,大致有青雘泥金硃砂和濃淡墨水,這些顏料調和的色彩卻過於隨心,與整幅畫的品質並不相襯,似乎畫者作畫時並沒有十分用心,或是刻意藏拙。

他哪知道李蟬作畫時想的是賣三兩銀子的畫,就當三兩銀子檔次的來畫。

徐應秋細看畫中行筆,一般來說,院畫派的畫匠作畫時過於注重雕琢,以至於不能一氣呵成,所以整幅畫的意境不能渾然一體,而這幅畫卻工巧到了極致,同時又有渾然天成之感。

其他的觀畫者已就此畫議論起來。

“此畫的確逼真,在院畫之中可屬極品了。”

“狸子不知生計苦,只將燭火作流螢,應秋的題詩還是如此耐人尋味啊。”

“這題詩墨痕尚新,看來是應秋最近才寫的。”

鍾懷玉聽著眾人的討論,心想諸位文士雖然文才卓高,但論字畫品鑑,自己也差不到哪去嘛,心裡有些想笑。

看到徐應秋時,又發現這位被仿冒的詩人端詳著那幅畫,面色卻不似剛才那樣灑脫,反而凝重起來。

與徐應秋一般沉默端詳畫作的還有蘇向。

鍾懷玉心裡咯噔一下,頓時沒了玩笑的心思,一時間忐忑起來,自己明知道這幅畫是贗品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出來,莫非惹得徐先生不高興了?

旁人還在說話。

“應秋既然早就題詩了,怎麼也不說說這畫的故事?”

“能畫得如此法度嚴謹的,應該是院畫派裡的大家了吧,應秋先不要說,我猜猜,是不是王思訓畫的?”

“怎麼會是王思訓,王思訓畫仕女厲害,鳥獸卻不是他擅長的。”

“想必是陳閎了,陳閎向來下筆輕利,用色鮮明,這貓戲燭圖翠彩生動,正是他的風格。而且陳閎就在玄都……”

徐應秋看畫看得入神,這時正看到“自己”的那句題詩。

擅畫者字也必定佳,這作畫之人的字,更是一下就令徐應秋記憶深刻。

倒不是因為這兩行字寫得好,而是這作畫者把他的字跡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徐應秋心裡不由生出一個古怪的念頭——這傢伙似乎沒少假造他的題詩去賺錢啊。

他又摸了摸題詩下面的“徐應秋印”,摸起來平整光滑,根本不是印出來的。

得了,也是畫的。

徐應秋苦笑了一下,心裡卻覺得十分佩服。

“是贗品。”

眾人議論紛紛時,卻聽到徐應秋冷不丁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有人詫異地看向鍾懷玉。

鍾懷玉一下紅了臉,尷尬地賠了幾聲笑,假裝去看池裡的殘荷了。

徐應秋又說了一句“何必如此”,便感慨地再度端詳那幅貓戲燭圖。

只不過沒幾個人注意到了那句感慨。

有人笑道:“鬧了半天,諸君竟然看了一幅贗品,說出去要被人取笑了。”

“也怪這作畫之人的確有些本事。”

“可惜,這畫本身是不錯的,那句偽造的題詩卻弄巧成拙了。”

“若這幅畫能再少三分匠氣……”

“院畫就是如此,一旦注重雕琢,就不免沾染匠氣了。”

鍾懷玉背對著水榭觀賞池中殘荷,耳朵卻是尖著聽眾人議論,心中感慨今日真是收穫良多。

原來要當名士,也不必非得像姨夫或是徐先生還有沈公那樣滿腹

目錄
修仙:我是人類,不是人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