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畫妖師 > 十八:境界

十八:境界(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阿保進京當太監從煉天鼎開始長生我靠表情包殺成一字並肩王!武林風雲崛起之路劍指京城,世子他權勢滔天!劍之遙蓮花樓:十年生死不思量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青鋒傳皇天無極經伏妖誅邪錄武俠遺憾大彌補我在綜武召喚第四天災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

文字已密密麻麻。

李蟬拿起麻紙,戴燭默契地把頭伸過來。

冠上燭火一觸,霎時就把麻紙燒成灰燼,落在桌邊。

李蟬隨手抽了一張麻紙,又鋪在桌上。

筆君一動,筆毫劃過,瘦勁的字跡飛速鋪滿紙面。

“所謂修行,佛門曰修持,道門曰修道,儒門曰修身,三教百家,諸聖之言,一言以蔽之,‘天人’而已。”

“三教百家派系冗雜,單論道門,道統完善的派系就有多種。不過道用雖雜,其體如一,大庸立國之時,乾元學宮便整理三千道藏,劃分出五個境界,天下道門修行者皆以此為綱。”

“這五境由低到高,是見境、種境、知境、化境、道境。這五境,又可作見道、種道、知道、入道、成道。”

“所謂見道,就是能見到天地間萬物生化流轉之機,《道綱》謂之盜機,古煉氣士謂之元氣,或謂之炁,或謂之道力,都異名同源。能感受到天地元氣,就是見道了。”

“世間眾生都在見道初境,可惜幾乎所有人畢其一生都無法再進一步。”

“而種道,也可作求道,是修行者見到天地元氣運轉之機後,依據其中規律,窺見天道。如此便能撥動,以至於操控天地元氣,修本命劍器、修術、修符、凝鍊陰神,諸派各有不同。”

“種道之上,是知道,這一境界,是將所種之道完全掌握運用,並且能夠一道通,百道通。掌握的術法神通,遠勝於種道境。”

“至於入道,已身入道中,呼叫天地元氣不拘定式,逍遙無所待,乘風御氣,已是神仙中人。”

“再進一步,說到成道,道境,就不是能述諸文字語言的。”

“佛門修行不以這五境劃分,有苦、集、滅、道四境,不過道理大體相同。”

“苦境能見世間諸苦,便對應道門的見境。集境能知世間諸苦之因,對應道門的種境及知境兩境。滅境能滅世間諸苦,對應道門的化境。至於道境,兩教同名,意義也相近。但成道者各不相同,不然也不至於有佛道之分了。”

“道門五境,短短十字,一境之差卻有云泥之別。你上青雀宮兩年,可有了勘破見境的契機?”

窗外沒那麼黑了,天邊漸有了一絲魚肚白。李蟬看著筆君寫的文字,時而沉思,時而恍然。

最後見到那句疑問,他提筆回了兩個字。

“有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萬仙莫敵之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