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洞察:邁向復甦的新商情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遊戲:末世大佬玩嗨了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變身女天師,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開局魔王配置,你卻讓我當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遊戲變錦鯉網遊:我的揹包能進化聯盟之表白女神就變強海賊之最強皇副Mr3

除此以外,孩子還有“相對控制權”——錢雖然在媽媽口袋裡,其實媽媽怎麼花錢是聽孩子的,媽媽是“名義所有權者”,孩子才是實際決定方向的“實際購買力”。比如帶孩子去買電冰箱,孩子說“我覺得這個電冰箱比較好,因為上面有卡通畫”。冰箱質量本來差不多,既然小孩子要這個就買這個。如果我們把小孩子掌握的直接購買力和名義購買力加在一起的話,可以看出,從獨生子女這代開始,家庭購買實際上是小孩高影響購買。

概括而言,80後一代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第一個特徵,叫“獨主義”

80後是獨生子女的第一代,90後是第二代,雖然同樣都是獨生子女,但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的。80後的父母主要是50後,50後是挫折感最強的一代,上高中的時候是老三屆,改革開放時期下崗了。50後教育孩子有兩套體系,一套是“老一代管教很多孩子”的體系,還有一套是“*、大躍進”的革命體系。到改革開放的時候,發現第二套革命體系不管用了;生了獨生子女,前一套體系也不管用了;最後他們發現,很難和子女溝通,結果孩子就只好自說自話。本來每一個年齡層次有每一個年齡層次的說話方式,當一個80後小孩18歲的時候,還按照8歲的說話方式,等到28歲的時候還用8歲的方式說話,大人不會進行強勢教育,比如“吃飯”說成“吃飯飯”,“睡覺”說成“睡覺覺”。爸爸媽媽不知道怎麼教育,想討好他,又要尊重他,又怕他不高興,所以又恐懼他,不敢糾正他。父母是用半生不熟的方法來管理他,自己用半生不熟的方法自我成長。所以,80後是在很“獨”的環境中成長的。這是80後的第一個特點,叫“獨主義”。老一輩的人看80後會說“80後比較個人主義,比較自私”。其實不是的,是他們在成長中採取自己的方式。

這個“獨”也有很多重要的意義轉換。以前有個說法,問“你們家孩子多大了?”“我們家孩子都能打醬油了。”表明80前的孩子,從小是幹活的。而現在誰會讓孩子去買東西呢?爸爸說“你去買醬油”,爺爺說“沒事,我幫著買去”,這樣一來,小孩從小不擔當社會任務,家裡人又捨不得讓他擔當,甚至有人爭著幫他去擔當。80後從小在家庭裡是這樣,學校裡又忙著考試,基本上不擔當社會任務,一直都在一個小圈子裡面生活。我在大學裡問80後“你們覺得工作第一件事情幹什麼?”100個裡面只有一兩個會說“倒水”,而大部分是說“向領導打招呼、微笑”。其實,60後、50後到了單位,倒水掃地是第一個基本功,其實他們也沒學過“人情世故概論”,而是在打醬油、跟親友家借錢、跟著爸爸媽媽出去賣東西或者走親戚這些擔當社會任務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的。比如說今天一盤菜端上來,大人都沒動筷,小孩子先動筷,爸爸媽媽就打你一下,說“其他人都沒動,等大家吃了以後再吃”,打了三次之後就記得了,原來是不能先動筷的,這就學到了一個人情世故。但是對於80後來說,沒有這些歷練,大部分的人情世故是不知道的。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章 先發制人 消費者的新面孔(6)

我記得小時候過年,家裡分三批吃飯,第一撥是結了婚、有社會地位的男人,第二撥是女人,第三撥是小孩。現在是反過來了,第一撥是小孩,第二撥是女人,第三撥是男人。小孩拿過來就吃,沒有大人打孩子,我要是看不慣碰他一下,嫂子就發表意見了:“到底不是你的孩子,隨隨便便就敲敲打打的,我都不打不罵的”。不行,得罪嫂子了,所以還不能管這個事。過去多生子女的時候,孩子不僅自己可以打,弟兄也可以管教,比如“我的孩子到你那兒讀大學了,以後你就管著,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就像自己孩子一樣。”一般都是這麼託付的。那時候孩子

目錄
武法聖道戰國亂萌寶攻略遮天:我成了狠人一脈的傳人夫君狠無恥:娘子請寬衣末世男的異世囤糧生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