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上善經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書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書(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綜武俠:江湖不死綜武:幫李尋歡算命,附送下下籤武林外傳:我乃呂侯爺百里獨行武夫李青舟,要問劍仙李太白盜館江湖不催開局小捕快,目標大夏第一神捕!綜武:王語嫣拒婚,強娶李青蘿峻勳英雄綜武:搶劫暴擊返還,爽爽爽!穿越綜武:我不是渣男雪中:收徒後,暗覺自身已無敵從武俠開始飛昇西遊世界最強暴君開局召喚張三丰沉浮之手桃李春風一劍先綜武:玉郎江楓劍來:從劍起驪珠洞天開始綜武:六扇門武神,一刀鎮天下

婁之英急忙取出,見書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七絕策,心中早已涼了七分,粗略一翻,果真並非醫書,而是一本著滿軍情戰策的兵法,未免大失所望,悠悠地道:“娉妹,看來這回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虞可娉道:“大哥,朱七絕號稱千手聖俠,所學何止一二?咱們這次沒尋到醫書,那是再自然不過,何況物以致用,你我不懂兵法,但程大哥正擅此道,這本七絕策便給程大哥習用,卻再合適不過。”

程駿大喜,拿過來翻看了一番,就見扉頁寫到:“兵者兇器也,然則水能覆舟,亦能載舟,王其修德以下賢,惠民以觀天,天生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仁聖牧之。故春道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再往下翻去,各有篇章皆盡描繪韜略戰策,既有引用古人之法,也有朱七絕自身所學,納舊含新,實是一本兵書精粹,待翻到最後一頁,見又是一段番邦文字,程駿不解,復問上官青,上官青看了一遍,逐字翻譯道:“這仍是吐蕃文,上面其實就寫了兩句話,一句是少林寺,還有一句是石板硯臺,卻不知是何意。”

婁虞二人相視點頭,異口同聲道:“洪廷大師!”眾人不明就裡,虞可娉道:“先前在吳縣,第一本秘籍最後寫的是一段吐蕃文字,是以我跟大哥猜想,第二條線索該在這塞外邊北,果然便被我們猜中,如今第二本秘籍結尾說了少林寺跟硯臺,那自是下一條線索無疑,朱氏寶藏的第三站,便是在嵩山!”

婁之英猛然想起一事,道:“娉妹,彼時看到那段梵文,你我百思不得其解,眼下上官幫主正在,不如便請他譯出,看看到底有什麼玄機。”

兩人當日離開吳縣,因婁之英已把上善經背熟,便將其重新鎖回暗室,那是有敬重前人之意,可那段梵文古里古怪,二人均不識得,自也默寫不出,好在虞可娉曾用宣紙臨摹了拓片,此刻拿了出來,道:“上官幫主,請你瞧瞧這是不是吐蕃文,倘若要是,便請譯給咱們聽聽。”

上官青掃了一眼,點頭道:“這也是吐蕃文字,上面寫的大致意思是,‘望習經人不要好高騖遠、見利忘義,應謹記初心、遂我心願,否則後患無窮!’這人好大的口氣!”

他不知這話出自何人之口,但婁虞深知,這是朱七絕的遺言警戒,只是這裡說的後患無窮,不知是指什麼。孫妙珍聽他二人講出前因,心中猛然一震,問道:“兄弟,你剛剛說近來氣息中總有一股亂象,那是甚麼?”

婁之英道:“上善經博大精深,想是小弟才愚思拙,功力粗淺,習之不得要領所致。”

孫妙珍搖頭道:“不對,任一門武學,即便沒修煉到家,也只會停滯不前,斷無自身亂象的道理,那豈不跟外道邪功無異?朱七絕這等修為,不會有此紕漏!”

虞可娉沉吟道:“若我所料沒錯,這是朱七絕刻意為之。他在遺書中屢屢強調要後來者遂他心願,但這心願是什麼,卻隻字未提,我想定在最後一處線索中。朱七絕必是怕得他寶藏之人心術不正,要麼得了財寶為富不仁,要麼學了武功危及江湖,更有兵書韜略正可建功報國,邪便禍殃蒼生,這些一旦落入奸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是以他在武經中留下隱患,若果真所託非人,那麼習練者則多行不義,必將走火入魔,自絕於世!”

婁之英心底升起一股涼意,道:“朱七絕有此一防,原也無可厚非,但他把這些線索弄得千難萬難,萬一繼承者心誠,但卻力有不逮,找不到這些寶藏,豈不是害了人?”

孫妙珍道:“朱七絕一代梟雄,他將寶藏看得如此之重,卻也不怕錯殺好人了。兄弟,你既已入局,那便全看個人造化,那上善經十篇總綱的奧秘,怕就是解你武功隱患的關節,大姊左右無事,便陪你走這一遭,一齊將這些寶藏掘出!”

程駿聽說此事關乎婁虞二人性命,

目錄
於神秘復甦中苟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