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 > 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

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那年,那雪,那個執戟書生!女帝寵臣?不,我乃國家柱石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

徽宗皇帝即位後,朝會大殿上,最吃得開的便是蔡京;朝會外,最吃得開的乃是殿帥府太尉高俅了。

那是蔡京擔任朝廷宰相的第三年正月,天生異象,彗星出現西方,光長竟天。群臣大驚,天監官急將天氣異象報告給了徽宗皇帝。徽宗皇帝聞報,因星象告警,避殿損膳,心中驚慌,起息不安。

朝中大臣趙挺之、劉逵,素與蔡京不和。兩人心想,既是天生異象,必有妖孽作怪。遍觀朝中,要說妖孽,最是蔡京莫屬。這兩人琢磨良久,暗中商議,便將矛頭對準了蔡京,覺得利用天生異象,而聖上又甚是迷信的機會,搬倒蔡京,實乃再好不過的辦法。

這兩人商量好後,遂趁機在徽宗皇帝面前進言,請求徽宗皇帝放開言路,寬鬆環境,不拘一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創造良好的行政環境。

趙挺之、劉逵之所以會有如此建議,乃是因為蔡京在朝殿門外及各州縣衙門樹立“元佑黨人碑”,致使言路閉塞,有礙觀瞻,限制了人才使用,阻礙了朝廷的行政能力,損害了朝廷形象;故此,兩人有針對性地對徽宗皇帝做了這番進言。

徽宗皇帝聽了趙挺之、劉逵的進言後,覺得很有有理,“元佑黨人碑”立於朝殿門外,的確有礙觀瞻,的確蔽塞了言路,影響了人才的湧現和使用。徽宗皇帝大為欣喜,便提拔趙挺之為右相,提拔劉逵為中書侍郎。時任左相的乃是蔡京,徽宗皇帝提拔趙挺之為右相,乃是用與蔡京不和的大臣來牽制之。

至於元佑黨人碑,徽宗皇帝準備在適當的時候,銷燬了事。

趙挺之、劉逵實現了他們的第一步目標。

因為謀著要搬倒蔡京呢,所以,趙挺之、劉逵緊盯著黨人碑不放。

又過了幾日,被徽宗皇帝任命為中書侍郎的劉逵,撩衣跪地,復求告道:“吾皇萬歲,臣以為,朝堂及各州縣衙門前,高豎元佑黨人石碑,有礙寬鬆言論,不利朝廷觀瞻。聖上,現如今,政通人和,人民和樂,國泰民安,處處繁華錦繡,唯元佑黨人碑,突兀朝殿及各州縣衙門前,甚是不雅,有礙觀瞻,臣懇請毀去。”

徽宗聞言,深有同感,有意毀去,卻猶豫不決,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恐蔡太師不悅。

趙挺之也跪地請求道:“聖上,劉侍郎所言不虛,情況的確如此,不毀去元佑黨人碑,言路無法開啟,下情不能上傳,聖上玉音也不被兵民知曉,唯有毀去元佑黨人碑,才能營造寬鬆之環境,復造和諧之氛圍。”

徽宗聞奏,點頭說道:“卿等所言極是,朕也有此意;然元佑黨人碑,乃蔡太師一意主持栽立,況且是由蔡太師撰稿,朕御筆親書的,如今毀去,恐生議論,”

趙挺之復奏道:“吾皇萬歲!世間萬事,皆當時環境使然,豈有一成不變者乎?如今,時過境遷,環境變換,當另行舉措,以應對時局,毀碑實乃當務之急,若毀去元佑黨人碑,更顯吾皇英明聰聖。”

徽宗沉吟片刻,終於下了決心,說道:“既是要毀碑,也當暗中進行,不得讓蔡太師知曉。”

趙挺之、劉逵高聲喊道:“吾皇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夜,萬籟俱靜,徽宗遣人,潛至朝堂,偷偷砸毀了元佑黨人石碑。徽宗皇帝連夜另行傳旨,各州縣均如此照辦,速將立於衙門門前的元佑黨人碑悉數毀去,不得有誤。

徽宗皇帝聖旨連夜下達京師附近州縣。

次日早朝,蔡京大搖大擺地入朝,來到大殿門口時,忽然感到少了什麼,仔細一想,乃是自己頒令樹立在朝殿門前的元佑黨人碑沒了,顯然是被人給毀去了。

蔡京見狀,頓時勃然大怒。

然而,蔡京並不知道立在朝殿門前的元佑黨人碑乃是徽宗皇帝遣人摧毀的,故此,無所顧忌,怒氣衝衝地,急趨入殿

目錄
開局破防周姐,你的魚會噴水嗎殺死那個作者重生後長公主第一年就當上女君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