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來守! > 第50章 迷霧

第50章 迷霧(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和因陀羅一起旅行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遊戲名為咒術回戰四合院:閻家老二是個掛比慶帝元年綜武:開局問劍雪月城北宋:開局遇見李清照穿越腦葉,開局被鎖擁有騎砍面板的我在權遊國度亂殺四合院之商鵬天道酬勤:我在忍界掀起赤色革命我岳父是朱元璋名柯:橘子味的盛夏從今天開始當紙片人赫奇帕奇的秘密:美食魔法水滸臥底公主的壞心思從人血饅頭到無限穿越明朝當暴君一人:曝光顯眼事件,跪求別說了

"老國公與恭順侯私底下是否有交情?"

張維賢正感慨不已,忽然聽到天子平淡無波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讓他心頭一緊,驚訝地望向書桌後的天子。

難道恭順侯在牢裡胡亂攀扯,扯上了自己?

"回陛下,近幾年老臣身體欠佳,多在家中養病,與恭順侯私下交往並不多。"

面對天子略帶戲謔的目光,張維賢臉色大變,連忙躬身解釋。

看著張維賢如此緊張,坐在上方的朱由檢輕輕揮手:"老國公不必多慮,朕並無他意。"

根據“後世”的經驗,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後,享受皇恩的明朝貴族紛紛投降,只有英國公、惠安伯等少數貴族以身殉國,真正體現了“與國同休”。

基於這些原因,朱由檢並未對眼前的英國公張維賢過於“苛責”。

"我只是感到疑惑,恭順侯在京營中的佔役最少,遠不及其他貴族,為何還要與撫寧侯做出這種事情?"

過了一會兒,朱由檢的聲音再次在南書房中響起,眼神變得深沉,臉上浮現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意。

張維賢聞言一怔,他和吳汝胤忙於與其他貴族“周旋”,卻未深思他們二人的動機。

正如天子所言,撫寧侯在京營的“佔用役夫”最多,至少有萬人,冒險做這種違法之事尚可理解。

然而,恭順侯吳汝胤因出身蒙古,在京營的“影響力”遠遜於其他貴族,為何也要參與撫寧侯的陰謀?

想到這裡,張維賢老臉上顯露出驚愕,額頭也滲出了點點冷汗,難道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隱情?

咕嚕。

艱難地嚥了口唾沫,張維賢顫抖著看向書桌後的天子:"老臣愚昧..."

"朕說過,老國公無需緊張,朕只是有感而發。"

望著張維賢的震驚,朱由檢不禁苦笑,連忙安慰,示意太監幫忙扶起他,並遞上一杯熱茶,平復他的心情。

等到張維賢稍微恢復,朱由檢才緩緩開口:“聽說叛亂計程車兵中有不少蒙古人?”

儘管“兵變”已過去三日,朱由檢仍心有餘悸。根據錦衣衛的情報,北鎮撫司的朱國弼堅決否認有“弒君”意圖,只承認想借兵變施壓,阻止整頓京營。

除朱國弼外,其他被錦衣衛調查的“麻煩人物”也都堅稱,撫寧侯從未下令“弒君”,只是讓他們煽動士兵索要軍餉。

既然朱國弼沒下令“弒君”,那麼恭順侯吳汝胤的嫌疑就加重了。畢竟那一晚,若非曹化淳反應敏捷,天安門外的箭矢可能已射中自己。

然而朱由檢百思不得其解,連滿腹怨氣的朱國弼都沒動過“弒君”念頭,吳汝胤這個在京營服役最少的恭順侯,為何要置他於死地?他在害怕什麼呢?

“陛下,據老臣所知,由於撫寧侯的蒙古出身,京營中的許多蒙古士兵都自願歸附於他,就連各地做生意的蒙古商人都尋求他的保護。”

張維賢意識到恭順侯涉入可能有更深層的原因,皺著眉,回想起與吳汝胤的有限交往。

“蒙古商人?”

原本低頭沉思的朱由檢聽到這話,猛地抬起頭,喃喃自語,腦中一閃而過一絲靈感。

自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在南京稱帝以來,草原上的蒙古人一直渴望“收復中原”。雙方為此交戰了兩百年之久。

直到隆慶年間,明朝政府封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點,極大地緩和了明蒙之間的緊張關係。

這使得逐利的“旅蒙商人”應運而生,他們依法將明朝的商品販賣到草原,從中賺取利潤。

儘管朝廷對蒙古的“互市”政策時常變動,但“兵器”、“鐵器”等物品一直是禁止交易的。

目錄
行屍走肉之我是格倫死了三年的前妻,換名殺回來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