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開局我救了皇后 > 第55章 我是說假如

第55章 我是說假如(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那年,那雪,那個執戟書生!女帝寵臣?不,我乃國家柱石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

正是今日元日各位朝臣的賀禮單。

朱元璋獨自翻閱著這些禮單,一面低聲安排賞賜事宜,一面繼續處理政務。

其他大臣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自中書省被廢除以來,朱元璋肩上的擔子驟然加重何止十倍。

平日裡,他時常同時處理兩三件政務,實屬常態。

就像現在,趁六部尚書商討之際,朱元璋抓緊時間審閱朝臣們的賀禮單,權衡相應的賞賜。

“嘿嘿,天德竟然還獻上一棵珊瑚樹,這東西還是當初我賜給他的。”

“就這樣吧,賜魏國公府珍珠十斛,之前真香國進貢的象牙擺件也賜兩座。”

“信國公府……鼎臣這些年實在太過操勞,賜海外珍稀藥材兩貼,另賜牛黃、麝香、犀角、人參各二斤……”

朱元璋一面囑咐,身邊的小宦官一面快速記錄,一切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儘管朱元璋嚴禁宦官識字,然而近身服侍的宦官們,在耳濡目染之下,記憶力早已鍛鍊得異常出色,僅憑朱元璋隨口誦讀,他們就能牢固銘記。

隨著一份份拜帖經由(錢錢趙)之手逐一檢視,托盤中的拜帖愈發稀少。

直至托盤中只剩下最後一紙拜帖時,朱元璋才微微舒了一口氣,拿起旁邊的茶盞淺酌一口。隨意拿起這份尾隨其後的拜帖,略一掃視,不禁啞然失笑。

“嘿,這小子還真敢來啊!”

“我還以為他會找個藉口搪塞過去。”

瞥見拜帖上赫然寫著竇澈的名字,朱元璋笑容浮現。如今與竇澈之間的智謀較量,已成為朱元璋為數不多的生活樂趣之一。他十分好奇,同樣精打細算的竇澈,究竟會送來何等禮物?

莫非他竟會扭捏作態,把自己先前賞賜的黃金原封不動地退還?如此揣測之際,朱元璋翻開拜帖。

只見禮單上僅僅書寫著四個大字——《邊貿策論》。

這種感覺,既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選擇在新春佳節之際,以一篇奏疏作為賀禮,既不顯山露水,又無需耗費分文,這確乎符合竇澈行事的風格。

然而,就在目睹這個名字的瞬間,朱元璋的心中莫名悸動了一下。原本他打算看過後隨手擱置,畢竟今日至關重要的事務,一是關乎邊疆百姓未來生計的問題,二是元日慶典的舉行。

國之根本,在於祭祀與軍事。邊疆民眾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將來國家戰爭能否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援,至少不能讓他們背離朝廷,最終成為叛亂者的幫兇,如同宋代燕雲十六州的悲劇,當地百姓時刻期盼王師北伐,卻在最後絕望之餘,跟隨蒙古鐵騎揮師南下,這正是兩宋朝廷軟弱無能、忽視民生疾苦所帶來的惡果。朱元璋深知絕不能重蹈覆轍,因此特意在新年之際招集六部尚書共商此事;而元日宴會,本質上亦是一種祭祀儀式。

937年,這兩件事堪稱今日最為重大的事件,相較之下,竇澈的這篇奏疏,光看題目不過涉及商貿之道,不論何時閱讀都不嫌晚。這是朱元璋內心迅速做出的權衡判斷。

然而,就在他下意識地將竇澈的賀表移至一旁時,心頭卻陡然湧起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彷彿錯失了什麼至關重要的事物。毫不誇張地說,上一次產生這種感覺,還是在馬皇后首次昏厥之時。此刻,熟悉的感觸再次襲來,朱元璋本能地將視線重新投向那張被擱置的賀表,眼中閃過一絲震動。

過了許久,他才重新拿起已放在一邊的賀表,再次審視,雙眸漸漸被那四個大字深深吸引。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才緩緩轉頭下令道:“去,把竇澈的奏疏拿過來給我看看。”

誰?

聽到朱元璋這突如其來的指示,原本正在交談的曾泰和開濟同時噤聲。他們是否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開局破防周姐,你的魚會噴水嗎殺死那個作者重生後長公主第一年就當上女君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