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漢世祖 > 世宗篇47 封禪

世宗篇47 封禪(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凡人破天我在修仙界讀小說我也想純情,但她們不允許全女神豪客團國戰:萬古長夜拜師九叔之我在民國當軍閥水洛藍冷鈺仙魔證道進入宗門後,我開始擺爛道君?那不是做夢就成?創世彩戲師重生萬年,萬世天尊合光從妖武世界開始的位面遠征女尊:昏庸女帝的階下囚修仙,我的靈田能升級凡人修仙:這個法修很會拉扯鍛刀閣:我的鍛造術自動滿級?道門尊者穿越後碰到了老鄉

發起衝擊。

或許是追隨“老闆”的不同,丁謂在大漢政壇士林之間的名聲並不如“趙宋朝”時那般狼藉,甚至始終保持著一個能臣幹吏的形象。

丁謂歷仕三朝,也就在康宗朝時因逢迎之行舉,為人鄙薄之外,在其他時期表現,都是標準的青年才俊,忠臣能吏,柱國名相......

當然,丁謂也絕不是那種傳統的儒家士大夫,見風使舵、劍走偏鋒的事情同樣幹了不少。擅長揣摩人心的同時,心胸氣度卻十分狹小,報復心理極強,在湖北任職期間,下屬一名鄭姓官員因酒醉一時口嗨拿丁謂的相貌開玩笑,為丁謂所知後,被逼得丟官罷職、家財散盡、背井離鄉,最後遠走海外......

當年,寇準為尚書令時,丁謂因“溜鬚”為其所笑,便生隱恨,在寇準罷相的過程中,也推波助瀾,甚至想著將寇準直接黜為庶人,只不過被劉文濟拒絕了。

結黨營私,也是丁謂一個為人詬病的地方,他的兄弟、侄子,全部都有官職在身,更別提其黨徒門生了,比如兗州府趙訣,就出自丁謂門下,特地被他安排到這裡操持封禪準備事宜,甚至大膽地以張齊賢故事勉勵之。

而所有的短處與缺點,都不妨礙丁謂成為建隆朝名噪一時的能臣名相,過去的十多年,他在朝中歷任都察使、財政使、吏部尚書,每一任上,都有實在的作為與突出的貢獻,是劉文濟手中一把十分好使的刀,尤其用在政事執行與政治鬥爭上。

尤其在寇準罷相後的五六年中,更是突飛猛進,而在這個過程中,他鬥倒了王欽若,取張知白而代之,又藉著封禪之議整垮了韓承均,雖然最終決定權在皇帝那裡,但丁謂於其中縱橫捭闔、推波助瀾,也的確起到了關鍵作用。

如今,丁謂只差最後一步,在他看來,只要讓封禪大典順利進行,封禪成功,他就可以藉此登上尚書令的寶座。在韓承均罷相的半年多中,尚書令的職位可空缺著,這是幾十年來的頭一次,政事堂大權真正由眾相公分掌,輪值領班。

雖然,丁謂已然年近古稀,但玩政治的,年齡從來都不是真正關鍵的問題,權力也素來是靈丹妙藥,能夠延年益壽。自雍熙年進士入仕,丁謂已經快在政壇打拼四十年了,既到最後的關口,怎能不再拼一把。

需要提一嘴,在建隆時代逐漸發展到它完全形態的過程中,帝國高層權貴之間的鬥爭一直很激烈,尤其在寇準之後,中樞更是山頭林立,“群雄爭霸”。

各種權力鬥爭、政治角力,層出不窮,並且,矛盾並不侷限於君臣、貴庶、南北這些“固有”的對立之間。就拿王欽若與丁謂之間的爭鬥來說吧,二人都覬覦首相之位,也都想做庶族官僚第一人,成為皇帝最倚重的大臣。

同出自南方,但出身履歷是兩種典型代表,上升到狹窄的政事堂,在權力名利之上,矛盾更加尖銳,幾乎互視為異端。這其中,也未必沒有皇帝放縱的原因。

而王欽若最終倒臺,明面上雖有黨同伐異、徇私瀆職等罪名,但根本原因在於,他私結宦官,窺探內廷,犯了皇帝的忌諱。

在建隆朝一種極度複雜的政治鬥爭環境之中,隨著人來人去,新舊交替,原本那種界線分明的政治鬥爭形勢,卻逐漸變得混沌起來,貴族集團與庶族集團之間,參差交匯、盤根錯節,依舊矛盾重重,但合流的情況也不少見。

而朝廷能夠保持一種相對理性的鬥爭,政局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的穩定,最大的功勞,卻得落在皇帝劉文濟的頭上,因為他成熟的靈活的政治手腕。

劉文濟雖無法同世祖、太宗相比,但在建隆時代,他也的的確確是帝國的定海神針。很多人潛意識裡對這個皇帝不滿意,但很少去思考,如果沒有這個皇帝,帝國將會走向何方,他們又將如何自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劫色賊娘子絕對溫柔[電競]重生之悍女青葉穿越種田之農婦美人誘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