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橫穿五千年:國風天后只想躺平 > 第十一章: 簡單科普人形信庫

第十一章: 簡單科普人形信庫(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那年,那雪,那個執戟書生!女帝寵臣?不,我乃國家柱石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

當個副導演還是綽綽有餘的,你給多開一份工資就行。”

沒錯,戚伊依這個人有很強的強迫症,自己不參與還好,只要投入進去,就一定想做好。而且最重要的是對那些最基本的常識性錯誤真的忍無可忍。

就好像你現在看幾十年前一樣,人穿喇叭褲蝙蝠衫都是有說法的,你給人砍成牛仔褲,肩上扛著的收音機也變成了音響,從時代的弄潮兒變成廣場舞大媽了——就沒內味了。

最重要的是九十年代的廣場舞大媽跳著最炫民族風,想一想就覺得非常違和。

而聽著戚伊依這麼一說,餘雲眸也是來了興趣,當即就是開始擬起了合同,而戚伊依這時候也是現場打磨起了劇本。

“既然要專業,那我就先跟你科普一下相關的資料。”

說著,戚伊依也是直接把非遺文化拿出來開始了專業指導。

“首先是楊家將說唱,前世流傳在晉冀兩省,光歌詞就大約有三十萬行,可演唱600小時。”

“前世因為篇幅,瀕臨失傳。”

講到這裡,戚伊依覺得可以優先做電子版用於存封,而唱法也可以透過資訊科技進行更好的儲存的。

畢竟其中反映的真實社會面貌,當地傳統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對於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都是筆無價的文化遺產,是一種非物質的“活文物”。

“而其中一共可以講兩個部分。”

一邊說著,戚伊依也是開始了洗菜擇青。

“一個是楊家將的英雄群像。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之時敢於犧牲的滿門壯烈,七子去六子歸,這正是華夏骨子裡的保家衛國與抗鬥到底。”

“另一個是穆桂英傳說。是家長裡短的愛恨情仇,同時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沙場壯烈,其中的十二寡婦西征正是如此。”

“當然,傳說歸傳說,真實的歷史也是要記載的。”

介紹完非遺,戚伊依也是直接掏出一輪史料增加對比。

“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三人才是歷史上的楊家三代。”

“楊業,人稱楊無敵,投靠宋朝之前,北宋三十年戰功赫赫,但歷史上只留下了宋朝的幾次戰役,而且全部都是輸局。”

“原因很簡單,宋朝以文為貴,軍隊出征在外,武官不能發揮自己的擅長,反而是要聽文官拿著地圖紙上談兵,人楊業三十年打遼未嘗一敗,反而是在宋朝被敵人以少勝多。”

“最後一戰,被文官安排與遼國十萬大軍正面交鋒不說,更是被見勢不妙直接跑路的文官活活坑死,前無生路後無退路,一代老將就此隕落。”

講述著人物經歷,當年一起征戰沙場的老友都已經做了古,她心中也是一陣唏噓,但她還是繼續“回憶”起來。

“楊延昭,其實是老大,不是傳說中的老六,這是因為遼人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克遼國的。但也只是個守將,一生鎮守邊疆二十餘載。”

“楊文廣,其實是老大的大兒子。貫徹精忠報國的楊家理想,但是終其一生也沒有完成收回燕雲十六州,這時候宋朝議和,興文匽武,和整個北宋一樣,楊家就此‘三代而終’。”

簡單的介紹完畢,電話那頭的薛正經可能沒什麼反應,但是一旁正在寫合同目睹全過程的餘雲眸就直接是怔住了。

“我去,這不查資料脫稿講解,而且還有種回憶錄的既視感是什麼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綜武:人在北涼,讀書成儒聖!讓你收破爛,你回收二手蘑菇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