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大明屍 > 第三十九章 身經百戰胸懷志

第三十九章 身經百戰胸懷志(第1/1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螻蟻鴻鵠仙道凡俗上道仙途道與天齊大宇宙修仙行朝聖途被流放之人與深海來客天武戰祖混沌至尊轉世重生穿越到異世界成為魔物使者龍族再起原靈訣神隱仙途之星辰修真錄仙門不收,我紅塵入道獨斷萬古從零開始的異世界工業最強勇者:魔王才是挑戰者?!哥布林從光明聖女開始神道,詭也逝尊無敵的我,只想守著小客棧

出寧遠至錦州,約有二百里左右的路程。若以明代軍隊急行軍的速度來計算,最快約三日便可以抵達。

但是,在大明朝的軍事制度中,對於行軍那是有著明文規定的:

——“凡軍馬行於道,當以十五里而齊整休,三十里而食乾糧,七十里而就宿寢。”

即便是大明邊軍鐵騎這樣一支稱得上是精銳的騎兵部隊,要想在急速行軍之餘還能夠保持強大的戰鬥力,或者希望儘快到達目的地時,掉隊落下計程車兵人數不要達到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地步,那麼每日乃至每時的行軍速度,就必須嚴格遵照《大明行軍條例》來行事。

更何況,尤世祿部還是帶著火器與輜重的。

畢竟,拋開武俠小說中的天馬行空,或者歷史爽文中的無限暢想,冷兵器時代,騎兵的作用其實是具有很大侷限性的。此時的大明邊軍將領都還算是比較務實的軍事指揮官,他們清醒的認知著——戰爭的主角還是步兵。

此時,騎兵的作用大致有三:一為,擊便寇;二乃,絕糧道;三則是,陣戰之中奇襲敵軍側翼。

雖然在實際交戰中,對於騎兵的運用可以更加靈活多變;雖然大明邊軍這樣的騎兵精英部隊也常常自命不凡。

但是,邊軍將領們同時也是能認清騎兵的侷限性的。他們之所以敢自信滿滿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認為邊軍鐵騎部隊是現今明軍中的一支優秀精騎部隊,同時,他們亦是認為邊軍戰士們同樣也是優秀的步兵軍團!

經過嚴格的邊關訓練,大明所有的騎兵將士,同樣也要接受專業的步兵軍事訓練!甚至於,邊軍陣中,還配有專門的火器營和火銃手。

所以,對於大明邊軍而言——戰馬之上,其乃騎兵;下得馬來,便為步兵!

畢竟,後金將帥們那敦厚的鎧甲和頭盔,僅僅用戰馬的牙齒,那是不可能咬開的——因為無論多麼優秀的汗血寶馬,它們也都只不過是食草動物而已。

因此,儘管尤世祿迷之自信的認為此番他定能率領四千大明邊關精騎奇襲成功,甚至直搗黃龍——取下皇太極的首級!

但是,他畢竟還沒有猖狂到犯兵家大忌之地步。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孫子吳起列傳》中的那句兵家至理名言——“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這句話用來形容這支大明邊關鐵騎可以說是準確無誤了,至少道理是不會錯的。

身經百戰的尤世祿,他在數以百計、千計的軍事演習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當一晝夜疾行達到八十里以上時,既便是大明邊軍這樣的精銳,掉隊計程車兵至少也會佔到三分之一,即使跟上計程車兵們,亦是人馬皆疲勞。最致命的是,你很難再看到騎兵陣型的存在。

除非真正完美的做到出其不意,在敵人根本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之下,否則無論是半路伏擊還是出奇制勝,等待這隻軍隊的——終將是戰敗而亡的命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此番,尤世祿自告奮勇的領此軍令,並且以鮮紅之血書立下軍令狀,其目的便是想率這大明精騎奇襲後金,與後金酋首皇太極決一死戰!

以其堂堂正正之大明王者師,擊敗成名已久的“後金八旗鐵騎”,對於許多大明將領來說,那是夢寐以求、難以抗拒的誘惑!

為了準備與這後金八旗鐵騎的決戰,尤世祿絕不允許自己的軍隊在到達錦州之前,便已喪失大半戰鬥力了。

目錄
重生大師姐不想努力了啞妾流光入夢/假如重生是場夢(流光)鳳鳴九洲快穿之屬下不是賤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