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再啟風華 > 第40章 于謙入京

第40章 于謙入京(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螻蟻鴻鵠仙道凡俗上道仙途道與天齊大宇宙修仙行朝聖途被流放之人與深海來客天武戰祖混沌至尊轉世重生穿越到異世界成為魔物使者龍族再起原靈訣神隱仙途之星辰修真錄仙門不收,我紅塵入道獨斷萬古從零開始的異世界工業最強勇者:魔王才是挑戰者?!哥布林從光明聖女開始神道,詭也逝尊無敵的我,只想守著小客棧

太皇太后的想法是,而今皇帝終究年幼,讓人帶著他看看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這樣皇帝才能夠理解今日之事,皇帝的心是好的,可是終究沒有經歷過,太過想當然了。

讓繼承人見識民間疾苦,這是太祖定下的,就比如太祖和懿文太子時就經常性的讓懿文太子不用太子儀仗從南京出發,去鳳陽老家,一路上去看去聽,太宗之時也曾多次讓太子和太孫沿著運河北上,去了解什麼是轉運之苦。可惜的是正統開始就不再又這樣的政策了。

楊士奇聽到太皇太后點了于謙的將,也不再多說什麼了,而是利落的答道“是。”

心中卻是暗暗稱奇,為什麼會是于謙?要知道于謙外放為官,其在朝中其實並非無有靠山,楊士奇三人就等於是于謙的靠山。可要仔細說起來,楊士奇更加青睞於王直,他的政治資源也基本上都向著王直傾斜的,就比如任王直為皇帝講官,為一任帝師,未嘗沒有為王直鋪路的意思。不過不管之前他楊士奇怎麼想的,以後在面對于謙的時候,對其價值就要重新評估了。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太皇太后會點中於謙,當然他不知道太皇太后其實也在疑問。

這個時期的大明王朝,如於謙這樣能夠被稱為“青天”的官員其實不少。于謙比之其他人其實不算突出。不過至於為什麼要點于謙的將,那就是因為太皇太后為了皇帝,她不過是順著皇帝而已。有時候家長在孩子面前真的挺弱勢的。

而三楊出來之後就立刻安排于謙入京,不過等於謙交接完畢然後入京,也差不多一個月之後了。

宣德十年,冬,寒冷的天氣似乎來的更早了一些,紛紛揚揚的雪花將整個京城包裹在了銀妝素裹之中。一架驢車晃悠悠的從便門進入北京城中。驢車前面的鈴鐺因為車輛行駛的原因叮噹作響。然後就來到了明照坊的一個衚衕裡面。這裡面住的大多都是文官,因為這裡離東安門比較近,驢車停了下來以後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官員下車,然後上前叫門,將名帖遞進去,門房看了名刺立刻道“原來是於大人,我家老爺吩咐了只要您來,直接進門就好。”

于謙吩咐了一下車伕,讓後就進了楊府,這裡正是于謙座師,楊士奇的府邸。

進了屋卻看到有兩位官員也在等待著,便寒暄了幾句,然後就靜靜的等待著。

而那兩位官員也不避諱,講起了恩科之事,太皇太后已決定,明年開恩科,科舉乃是國家掄才大典,很多事都要向首輔稟報的,可是如此謀國事於私宅,這就讓于謙暗暗不喜。於是也就不再聽他們的話了。不一會兒就有僕役來請,于謙跟著到了書房,書房中,楊士奇隨手一指道“廷益,坐。”于謙不敢託大趕緊行禮“學生,拜見老師。”

于謙是永樂十九年辛丑科進士,科名靠後,僅在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而當年的主考官就是楊士奇。

所以楊士奇就是于謙最大的靠山,而官場之上有時候師生關係要比父子關係都親切,因為一些原因,一般在官場之上很難出現父子同朝的,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晚年不致淒涼,就會幫助自己的學生,讓自己的學生仕途順利,而學生仕途順利了,將來也一定要保護老師讓老師可以安然度過晚年生活,可以說是互惠互利的情況。

于謙坐定後,就開口道“老師,不知道什麼事?竟要這麼急的招我進京?河南大旱方過,民力未舒……”

楊士奇笑著道“我知道,百姓請願,想要留你。只是為人臣何為大忠。”

說道請願,歷史上于謙確實因為此事在河南待了很多年,後來才擢升兵部侍郎進的京,而且還是個右侍郎,就因為得罪了王振。而如今卻是不同了,于謙早早的就被調入京城。

在聽到老師的問句後,于謙內心一動道“為人臣,當以左右天子為忠。”

左右天子為大忠,這是

目錄
重生大師姐不想努力了啞妾流光入夢/假如重生是場夢(流光)鳳鳴九洲快穿之屬下不是賤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