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十國行周 > 第三十章 賞賜

第三十章 賞賜(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仙門不收,我紅塵入道獨斷萬古從零開始的異世界工業最強勇者:魔王才是挑戰者?!哥布林從光明聖女開始神道,詭也逝尊無敵的我,只想守著小客棧青藤凡修記月辛凡,我就叫這個名字我帶宗門當大佬天命神魂訣劍蕩滿嘴芬芳旅行異世界鳳鳴震星河飛魚傳奇玄錄異界特種戰神福天記魔女,哪裡跑噬靈道

代州的戰事徹底結束,漢軍在城外重新作了一番整頓後,便正式入駐了代州城中。 隨著代州城告破,以王暉為首的一應‘叛軍’將領也皆已授首。除去王暉的腦袋被傳去太原府呈送給劉知遠外,其餘人等的頭顱則都懸掛在城門上空,向來往經過的人們宣告著代州城的真正歸屬。 此役結束,郭信隸屬的奉國軍各個指揮損失不一,郭信的第三都原有一百餘人,如今剩下六十多人,而位於第一波攻城的前兩個指揮傷亡最為慘重,甚至其中一位指揮使也命喪城下。 戰爭過後,軍中將士們最關心的無疑就兩件事:封賞與撫卹。封賞自不必多說,太原府不久前才傳來劉知遠拿出內府積蓄賞賜河東將士的訊息,對於剛立下首戰之功的奉國武節兩軍,太原方面顯然更沒有吝嗇的理由。 軍中的撫卹也有一套例行制度,傷殘者會被簡擇放歸自謀活路,或是留放在隨近州縣恤養,而陣亡的將士在被草草收斂後,撫卹則針對其家人——在郭信看來,這倒並非是官府多麼仁慈大方,大抵因為此時百姓的家中往往不止一個男丁,那些習慣了依靠軍餉生存的家眷很容易選擇再送一個兒子進軍營。 但不論如何,攻城陣亡的不小損失,還是讓軍中不可避免地染上一層淡淡的悲傷氣氛。雖說戰陣上有人死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身邊同袍的音容轉眼成空,或多或少還是會影響到包括郭信在內將士們的心境。 而在不知不覺間,郭信也感覺到自己已經十分熟悉了軍中的生活。最明顯的就是部下士卒們看向自己的眼光不再像以前那麼生分隔閡,而是十分自然親切,彷彿他本就屬於這裡一般。 在代州稍事休整了幾日,才安頓下來的史弘肇就再次收到了太原新的指令,命他清點武節左右兩廂的人馬,即刻南下回師太原,同時以奉國都指揮使解暉暫領代州防禦使,本部奉國軍跟隨留守代州。 史弘肇馬不停蹄地走了,對於武節軍這麼快就要趕回去,郭信並不感到奇怪——河東眼下需要用兵的地方還有很多,遠不止代州一個方向,何況而契丹主眼下還統領著無數契丹人馬在中原作威作福,劉知遠的主要威脅並不來自北面。 郭信這時清閒了下來,整日待在校場習射打發時間。他的射術在先前俘兵逃跑一事時已經讓身邊眾人領教,幾日下來更讓他成了軍漢們熱議的人物。 郭信心裡清楚,戰爭雖然已經結束,戰爭結果造成的影響卻才剛剛開始。自己破城的事蹟傳開後,讓他第一次享受到了被人矚目的待遇。身邊人都知道此役先登之功以他為首,能在漢軍首戰中露臉,又有統軍大將史弘肇親自說話,回頭必然少不了高升富貴,因此都表現得十分尊敬甚至不乏巴結之意…… 要說郭信不在意這份功勞自然是假的,但破城之功肯定不能全算在他頭上,否則那些激戰中喪命的將士該去何處說理?只是上峰王進和史弘肇都有意提他,郭信沒有理由,也沒有愚蠢到去拒絕這番好意。 郭信只帶上郭樸一人一馬,離開了人群熙攘的校場。 代州城內,街頭巷尾已經恢復了平靜,漢軍的戒嚴沒有持續幾日,城中百姓也回到街道上重新開始各自的營生。 不過像代州這樣的邊境重鎮,長期負責抵擋來自北方契丹的襲擾,戰爭頻發之下,城中多是軍戶和過路商販,正經的百姓卻不多,因而街道冷清孤寂,煙火的氛圍遠比不及郭信待慣了的太原府。 不過這樣的地方也有它的好處,見慣多了軍中人聲鼎沸的場面,偶爾身處這樣清淨的地方,讓郭信有種暫時得以遠離繁雜諸事的感覺——即使不遠處城頭的血跡還在等待著時間的沖洗。 郭信漫步在街上,頭一次體會到和平和戰爭間的區別。唯獨讓他有些介懷的,是那些望見他身穿戎裝就遠遠開始畏縮躲避的百姓。 望著那些穿著、神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百姓,郭信在心中若有所思。一直以來,不論是生活的安樂優渥,還是入軍就能從都將為起點,這些似乎都依賴於父親郭威的影響,也讓他漸漸習慣了家境帶來的保障與優勢。但經此一役,他開始意識到

目錄
龍山奇鳴我與白血病校草骨髓匹配監司大人,我可以攝政王每天都在吃醋[穿書]綠茶不做替身,改當學霸了[星際]遇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