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回到漢末篡江山 > 第十七回 東萊拜師鄭玄公

第十七回 東萊拜師鄭玄公(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毒劍仙帝許仙雙穿修仙:我玩個錘子最強修仙法星辰衍變詭異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天劍之劍讀濟公傳先天太玄開局溺水死屍成就超凡神位龍鳳決:刀斬天神,劍滅修羅!青山有劍客青春的奇妙大冒險龍之殤靈緣劍心寡王修仙:這輩子也要寡到最後長生異聞圖騰誓約無名之垢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廣二缺歡樂多墜入仙道

不等太史慈母子表態,羊安又補充道:“太史兄,此去泰山雖路途遙遠,然牛車安穩,一路定不至勞頓,你大可放心。”

“慈兒以為如何?”

太史慈見羊安盛意拳拳,而自己母子又是身無長物,一時也想不到對方有何企圖,只道是羊安古道熱腸,便拿定主意:“兒,全憑母親做主。”

眾人告別了太史慈母子,又約定待羊安到了東牟,尋了鄭玄,便由潘大、孫陸二人迴轉送他母子二人去泰山。羊安此時心裡自然高興,此次拜師雖一波三折,卻也是塞翁失馬,收了太史慈母子二人,此番既入羊安之手,他又豈會輕易放手。

說起鄭玄其人,羊安覺得,他是漢末唯一真正擔的起“大儒”兩字的人。他自幼家境貧寒,卻勤奮好學,八歲精通算數,十二歲熟讀儒家五經。二十一歲機緣巧合之下入太學,師從第五元先,學習《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曆》已及《九章算術》。之後又跟隨東郡張恭祖學習《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又隨陳球學習《律令》。之後又拜古文經大師扶風馬融為師學習古文經,一直到四十多歲,才客耕東萊、開席授業。可以說他的前半生,不是在求學,就是在求學的路上。

鄭玄淡泊功名,先後拒絕過何進、董卓、袁紹、漢獻帝以及三府的數次徵辟。他一身著書無數,用畢生的經歷使經學進入到小一統時代。他開創的鄭學,更是將自秦以來斷代的真正的儒家文化迴歸正軌。在羊安看來,鄭玄才是這個時代真真正正的有歷史使命感和責任心的讀書人、學者。董仲舒之流和鄭玄相比,不過是一神棍而已。當然最後那句話,羊安是決計不敢說出口的,至少在這個時代,董仲舒在儒家學派之中還是有相當地位的。

鄭玄此時正在讀他同門師兄盧植的書信,他一身儒袍跪坐在前。良久,他才淡淡道:“所學為何?”

羊安其實心中早就整理過答案,道:“天地不仁,生民疾苦,聖學蒙塵,天下紛亂,安不才,願有一日能以平生所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說的心虛,不敢抬頭,心中卻是暗道:張載爺爺,請允許小弟抄襲一次吧。

那鄭玄只道是羊安此番作為是尊師重道,笑著說道:“年歲不大,口氣便是不小,不過你且記住,凡事還需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可急功近利。”

“是,安受教。”

“既如此,你待何以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故以勤為徑,而登高山;以苦作舟,而臨深溪。而後以靜修身,以檢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而後或可成學。”羊安答的通暢自然,心中卻又拜了拜諸葛亮,可他又哪裡曉得,那新任泰山郡丞諸葛珪正是諸葛亮父親,而諸葛亮此時剛剛在羊安老家泰山出生。

鄭玄聽完,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又問道:“今文經與古文經,你欲為何?”

羊安哪裡分辨不出,這哪裡是讓他選擇,分明也是考校,當下沉思片刻,又豁然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古文經定是要學的。至於今文經,古為今用,與時俱進,自然也是一併要學。”

“很好,那盧植書信言汝曾師從蔡邕,那蔡邕對汝讚不絕口,吾今日觀之,果不其然,一番對答,吾亦收益匪淺。汝天賦卓越,若勤奮向學,他日未曾不可青藍冰水。然既拜入吾門下,須記戒驕戒躁,萬勿怠慢。”鄭玄說完,又叫了一聲,“國淵。”

那叫國淵的會意,忙捧上一盆清水。羊安見狀,洗漱一番,待整理乾淨,便對著鄭玄,三叩九拜,再奉上拜師帖及六禮束脩。鄭玄收了禮物,回贈一卷《論語》,又帶著羊安唸誦《大學》首章。最後羊安又獻上國淵端來的茶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同床異夢[快穿]千邪劍緣煎餅妹的開掛人生評價至上魂回東漢農科大佬在年代文裡暴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