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愛情不風流(短篇集)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世界入侵:從元素召喚開始無敵聯盟:選出艾希,Rita壞掉了漫威之黑光病毒網遊:強化999,1級就無敵!琪亞娜第三人格足球之開局躺個世界盃冠軍網遊:我用智商碾壓你隊友帶我嘎嘎亂鯊海島,全民垂釣,我獨獲史詩天賦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

呢?面對這樣的奇蹟,鄧肯情不自禁地喊道:“女人啊,我們還有什麼必要去當律師、畫家或雕塑家呢?我的藝術、任何藝術又在哪裡呢?”如果野心使男人不肯這麼想,那決不是男人的光榮。

養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聖時光。報酬就在眼前。至於日後孩子能否成材,是否孝順,實在無需考慮。那些“望子成龍”、“養兒防老”的父母褻瀆了神聖。

十四 付出與愛

許多哲人都探討過一個極普遍的現象:為什麼父母愛兒女遠勝於兒女愛父母?

亞里士多德把施惠者與受惠者的關係譬作詩人與作品、父母與兒女的關係,用後兩種關係來說明施惠者何以更愛受惠者的道理。他的這個說法稍加變動,就被蒙田援引為對上述現象的解釋了:父母更愛兒女,乃是因為給予者更愛接受者,世上最珍貴之物是我們為之付出最大代價的東西。

阿奎那則解釋說:父母是把兒女當作自身的一部分來愛的,兒女卻不可能把父母當作自身的一部分。這個解釋與蒙田的解釋是一致的。正因為父母在兒女身上耗費了相當一部分生命,才使兒女在相當程度上成了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付出比獲得更能激發愛。愛是一份伴隨著付出的關切。我們確實最愛我們傾注了最多心血的物件。“是你為你的玫瑰花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這樣重要。”

父母對兒女的愛的確很像詩人對作品的愛:他們如同創作一樣在兒女身上傾注心血,結果兒女如同作品一樣體現了他們的存在價值。但是,讓我們記住,這只是一個譬喻,兒女不完全是我們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發表,也會獲得獨立於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昧於此,就會可悲地把對兒女的愛變成惹兒女討厭的專制了。

十五 親子之愛與性愛

讓我對親子之愛和性愛作一比較。

從理論上說,兩者都植根於人的生物性:親子之愛為血緣本能,性愛為性慾。但血緣關係是一成不變的,性慾物件卻是可以轉移的。也許因為這個原因,親子之愛要穩定和專一得多。在性愛中,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是尋常事。我們卻很難想象一個人會因喜歡別人的孩子而厭棄自己的孩子。孩子愈幼小,親子關係的生物學性質愈純粹,就愈是如此。君不見,欲妻人妻者比比皆是,欲幼人幼者卻寥寥無幾。

當然,世上並非沒有穩定專一的性愛,但那往往是非生物因素起作用的結果。性愛的生物學性質愈純粹,也就是說,愈是由性慾自發起作用,則性愛愈難專一。

有人說性關係是人類最自然的關係,怕未必。須知性關係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因而不可能不把他們的社會性帶入這種關係中。相反,當一個成年人面對自己的幼崽時,他便不能不迴歸自然狀態,因為一切社會性的附屬物在這個幼小的物件身上都成了不起作用的東西,只好擱置起來。隨著孩子長大,親子之間社會關係的比重就愈來愈增加了。

我發現,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比兩個人帶得好,哪怕那是較為笨拙的一方。其原因大約就在於,獨自和孩子在一起,這時只有自然關係,是一種澄明;兩人一起帶孩子,則帶入了社會關係,有了責任和方法的紛爭。

親子之愛的優勢在於:它是生物性的,卻濾盡了肉慾;它是無私的,卻與倫理無關;它非常實在,卻不沾一絲功利的計算。

那麼,俄狄浦斯怎麼說?尊老愛幼公約怎麼說?養兒防老怎麼說?

跟你們沒什麼說的。

十六 真假親子之愛

我說親子之愛是無私的,這個論點肯定會遭到強有力的反駁。

可不是嗎,自古以來醞釀過多少陰謀,爆發了多少戰爭,其原因就是為了給自己的血親之子爭奪王位。

目錄
禁忌的櫻桃有一種愛叫作放手只有寵愛魔妃逆天之本小姐愛色不好色荔枝堪摘直須摘無上執道
返回頂部